法律知识

工伤保险有基本原则

2021-10-05 16:4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保险中是有工伤保险这一项目的,那么在劳动者受伤被认定为是工伤以后,是可以要求有关的单位或是保险部门进行赔偿的,但是根据劳动者受伤的程度不同,赔偿的金额、项目以及比例都是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的,这些都有所规定。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有关工伤保险有基本原则的问题。

  一、工伤保险有基本原则

  1、无责任补偿原则

  又称为无过失补偿原则,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无论职业伤害责任属于雇主或者其他人或自己,受害者应得到必要的补偿;第二,这种补偿责任不完全是由雇主承担,而是应由国家的社会保险相应机构来承担。

  2、风险分担、互助互济原则

  这是社会保险制度中的基本原则。首先是要通过法律,强制征收保险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采取互助互济的办法,分担风险;其次是在待遇分配上,国家责成社会保险机构对费用实行再分配,这种基金的分配使用,包括人员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调剂。

  3、个人不缴费原则

  工伤保险费由生产经营单位或雇主缴纳,职工个人不交纳任何费用,这是工伤保险与养老、医疗等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的区别之处。

  4、区别因工和非因工原则

  在指定工伤保险制度、发放待遇时,应确定因工和非因工负伤的界限。职业伤害与工作或职业病有直接联系,医疗康复、伤残补偿、死亡抚恤待遇均比其他保险水平高,只要是工伤,待遇上不受年龄、性别、缴费期限的限制。非因工受伤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有基本原则 

  二、工伤保险赔偿比例规定

  根据伤情的不同,即受伤的程度不同,赔偿的标准、项目以及比例是不一样的。

  首先,申请工伤鉴定,确认伤残等级后是确认赔偿的基础。参照《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主要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住院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精神损害赔偿等。

  第三,伤残等级后确认后,依据当地的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以及受害人的年龄、户籍来确认各项赔偿责任。

  三、与工伤保险有基本原则有关的法律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的有关工伤保险有基本原则的问题。保险赔偿在赔偿比例上会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有所变化,如果是受伤比较严重的,那么赔偿的项目就会比较多,赔偿的金额也就比较多了。如果您对劳动纠纷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324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