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

2022-06-06 09:5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债权债务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债权债务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目前对于民间借贷行为,我国最高院发布了一系列相关问题的司法解释,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将于明年生效的民法典借款合同一章中也对该行为做了规定。更多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请继续阅读找法网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

  一、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

  目前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共三十一条规定。最新一次修正于2020年12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3次会议通过后进行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施行后,人民法院新受理的一审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适用本规定。

  2020年8月20日之后新受理的一审民间借贷案件,借贷合同成立于2020年8月20日之前,当事人请求适用当时的司法解释计算自合同成立到2020年8月19日的利息部分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对于自2020年8月20日到借款返还之日的利息部分,适用起诉时本规定的利率保护标准计算。

  本规定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以前作出的相关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

  二、民间借贷无效情形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4、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5、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裁判认定构成犯罪,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民间借贷合同并不当然无效。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百五十四条以及本规定第十三条之规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综上所述进行民间借贷时双方当事人最好签订一份书面合同,合同内容包括借款种类、数额、用途、币种、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内容。以上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的相关内容。如果您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债权债务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152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债权债务律师团,我在债权债务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