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北京公立医院改革框架初定:建区域医疗中心

2019-09-02 10:44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消费维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消费维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本报讯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框架初定。二级以下医院将变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护理院、康复院,承担居民的防病保

  本报讯 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框架”初定。二级以下医院将变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护理院、康复院,承担居民的防病保健、常见病诊疗、大病预约转诊及手术病愈后的康复、护理等职责,缓解就诊者全部拥挤在大医院,看病难、住院难的矛盾。

  4月17日,北京市卫生局召开2009年医政工作会,部署北京公立医院改革规划,拟按照区域医疗共同体思路,重新整合全市医疗资源。

  居住区组建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邓小虹昨天说,一级基层医院,(区级)二级医院、三甲大医院等已成患者就医“导航”的传统标准,该标准将随着北京医改进程逐渐淡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在北京城每30万-50万人口的居住区,由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几家专科医院、护理院和康复院为主要元素,组建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将不仅只有公立医院参与。在北京市卫生局选定的护理院、康复院试点中,不仅包括政府举办的北京市第二医院,还有原二七机车车辆厂医院改建的颐乐养老院和民营资本开设的英智康复院。

  护理院、康复院可小成本改建

  邓小虹介绍,护理院和康复院与医院不同,不占用大型医疗设备,不需要专家,利用目前二级以下基层医院的现有医疗资源,即可小成本改建。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以及对大医院评价和收入机制改革的经济杠杆,有望引导在大医院拥挤、滞留“压床”的患者,及时转至周边小型医疗机构,获得细化的康复、护理服务,从而缓解大医院的床位使用率,进一步盘活有限的大医院专家资源,为更多大病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大医院负责与社区卫生网对接

  此外,如何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放心选择社区诊疗?也成为摆在区域医疗服务中心面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北京市卫生局的规划,今年年内,北京市的大型综合医院均将设立全科医学科,负责与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对接,保障社区全科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标准与大医院一致,同时,还要确保经社区转诊的疑难重症患者,能够便捷获得专家诊疗服务。

  ■ 关键词

  疏导

  经济杠杆刺激大医院疏导患者

  邓小虹说,即将开展的医疗服务按诊断组预付费(DRGs)试点,有望成为较为有效的经济杠杆,约束并激励负责诊疗疑难重症的大医院,能够主动疏导患者,在病愈后尽快向社区的护理院或康复院转诊,以提高医院床位周转率,减少关系“病号”,才能确保在单位时间内,用尽可能小的医疗成本,为更多的患者治好病,以获得更多的定额医疗保险付费收入。

  收费

  护理费能否医保报销尚在论证

  邓小虹说,试点刚刚确定,目前护理院和康复院的服务收费还在论证中,尚有待确定。“老人的医疗护理服务,应该能够由养老保险进行部分补偿;一般护理费用是否能够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也在和医保部门沟通。”

  设置

  远达不到“每千人口0.5张床”

  护理院、康复院的设置,应该是政府统一规划,理论上,每千人口,应有0.5张康复或护理床位,但邓小虹坦言,目前的政策环境和医疗供需矛盾现状,远远无法达到这个理想状态。

  “因此,民政、医保、卫生、残联等各部门应尽快合作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扶植并规范护理院和康复院的发展”。

  ■ 名词解释

  DRGs: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医疗费用管理的有效工具。其大致运作模式是:先测算出全市各医院在治疗某一种疾病的收费情况,计算出一个平均值。然后再考虑患者的年龄、疾病严重程度、有无并发症等情况,将情况类似的患者分成一个诊断相关组,不同的组各对应平均值换算出一个系数,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收费定额。[page]

消费维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177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消费维权律师团,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