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员工自曝招聘骗局:“三个一”招聘公司基本是骗人的

2019-09-12 09: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消费维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消费维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本报不久前曾揭露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部分不法分子虚构企业假招聘、真骗钱的情况(详见2月18日A1版报道),引起不少读者的关注。报道中一骗子公司的员工黄凯(化名)近日来到本报驻广西记者站,表达了他对自己参与行骗的忏悔之意,并向记者进一步揭露了骗子公司

  本报不久前曾揭露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部分不法分子虚构企业假招聘、真骗钱的情况(详见2月18日A1版报道),引起不少读者的关注。报道中一“骗子公司”的员工黄凯(化名)近日来到本报驻广西记者站,表达了他对自己参与行骗的忏悔之意,并向记者进一步揭露了“骗子公司”如何发布虚假广告误导求职者,如何骗取求职者钱财,如何逃避执法部门的打击等内幕。

  每天都要上网发布招聘广告

  今年29岁的黄凯长相斯文,从外表看,难以将他与“骗子公司”员工联想到一起。“我在这类公司已经工作了4年多,期间谈过两个女朋友,知道我的具体工作情况后她们都和我分了手,这促使我下定决心结束这种见不得人的工作,重新开始生活。”5月20日,在记者办公室,黄凯这样开始了他的讲述。

  “这些公司大多聚集在南宁市市中心附近的置地广场、金朝阳大厦、钻石广场及明秀路上的写字楼内办公,公司名称都是编造的。”黄凯说。

  2月初,本报记者为揭开部分“骗子公司”的面纱,曾让广西大学几名大学生对4家地址均为“南宁市人民东路165号”的涉嫌行骗的公司进行了暗访调查。记者后从当地工商机关了解到,被调查的4家公司均没有在工商机关登记注册。

  “我们每天都在网上发布招聘广告。”黄凯说,员工每天上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相关网站上发布招聘广告,且要求把前一天发布的招聘广告信息更新,让招聘信息始终处在网页的顶部。“只要是能免费发布招聘广告的网站,我们都会在它上面发布招聘信息,招聘的职位有经理助理、文员、开单员、抄写员、司机、装卸工等。招聘条件一般都不高,要求有初中以上文化就行,招聘职位及人数尽可能多一些,这样才能骗到更多的人”。

  除了自行发布招聘广告,“骗子公司”还会到各人才网站收集求职者信息,然后打电话通知求职者,让他们来应聘。“做完这些事情后,我们就在办公室坐等应聘者上钩”。

  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诈骗手段

  “我们常用的手段就是骗服装费及合同保证金。”黄凯说,比如有人应聘文员职位,“公司”会开出月薪2000元、8小时工作制、包吃住等条件,如果对方感兴趣,“公司”会要求对方缴纳460元服装费。如果对方没有警惕,接着会以签合同为由,要求求职者缴纳数额不等的合同保证金。

  黄凯说,这些合同看起来颇为正规,双方的责权利都很明确,但是第二天,“公司”会以要将合同交回备案或者盖章为由,将求职者手中的合同收回,或者在合同补充条款里加上一些“工资月底发放,中途辞职不结算工资”等内容。

  “还有就是骗体检费。”黄凯介绍说,他所在的“公司”先后与南宁市多家民营医院合作,“体检的项目包括胸透、内科、外科等项目,做这些项目在其他医院的价格是80元,在合作医院则收费180元,体检完成后,合作医院会返回一部分回扣给我们”。

  “对于有些明知被骗后还坚持要工作岗位的人,我们也会提供岗位,然后想办法让其自动离职走人。”黄凯说,比如有些应聘司机、装卸工岗位的人,“公司”以暂时没岗位为由,让这些人到与和“公司”有“合作关系”的停车场看车,求职者上班后,停车场会安排其去看停放的电动自行车,然后找个理由说丢失了一辆电动自行车,以此逼迫其自动离职。

  “骗子公司”想方设法逃避打击

  “求职时如果发现招聘公司只有一间办公室、一张桌子、一部电话时,要格外当心,因为此类的‘三个一’公司基本都是骗子。”黄凯说,4年前,他刚入行时,南宁市唐山路华基商业中心是“骗子公司”的大本营,到2009年,因为相关投诉举报多了,劳动部门经常来检查,大多“骗子公司”将办公场所搬到南宁市中心的金朝阳大厦,此后因受骗者投诉再次引起劳动部门的关注,便又分散到附近的置地广场、钻石广场等大厦内。[page]

  黄凯告诉记者,目前,部分“骗子公司”甚至开始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以合法的名义出现,但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并不是真正的老板,而是公司的员工。“老板往往会找到一位员工,谎称其表现突出,要赠送其公司部分股权作为奖励,而要获得公司股权的前提是需要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大多数情况下,员工难以拒绝这样的诱惑”。

  广西广天一律师事务所律师欧阳泽明告诉本报记者,“骗子公司”的行骗手法具有较强的欺骗性和隐蔽性。首先,如果受骗者向有关部门举报,因为双方签订有劳动合同,相关部门往往以普通劳动合同纠纷进行处理。其次,“骗子公司”单次骗取的钱财多在1000元以下,达不到诈骗犯罪的立案标准。所以,即使是公安机关查实了“骗子公司”的违法行为,往往也只能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进行治安处罚。较低的违法成本也是这类“公司”屡打不绝的原因之一。

  南宁市兴宁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有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根据他们这两年查处的情况来看,不少求职者将待遇好、工资高作为找工作的首选目标,有些大学毕业生没有任何社会实践经验,找工作时好高骛远,这些人不切实际的求职要求也给了“骗子公司”可乘之机。

  ●相关提醒

  网上求职谨防受骗

  网上诈骗方式形形色色,求职者务必擦亮眼睛,提高防范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首先,尽量选择与正规专业招聘网站进行合作。网络招聘在我国出现仅仅几年时间,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比较成熟的地区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求职者来说,选择规模大、知名度较高、门户型的招聘网站是明智之举。

  其次,对于网上招聘信息要仔细甄别,不要因为求职心切就盲目相信网上的招聘信息。在投递简历和去面试前,要仔细查看招聘公司网站内容,并通过当地工商机关查询有无此单位,多方了解,核实情况,以免上当受骗。

  再次,不要盲目地把自己的信息泄露给陌生人,通过网络发送简历时最好不要透露过多的个人信息。

  最后,应聘过程中要善于随机应变,善于从蛛丝马迹中捕捉可疑情况,如果能够及时收住脚,可免遭进一步侵害。

消费维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173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消费维权律师团,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