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成功案例
竞业限制规避风险的“双刃剑”
杨兰
律师
响应时间 一小时内
已服务 1728人
上海-上海
主办律师
从业18年

【案情介绍】

小王在2002年底被某私营公司聘为经营部经理,双方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明确规定:双方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小王自离开公司之日起1年内,不得到生产经营同类产品或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公司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经营与本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业务,否则将赔偿企业的经济损失;作为补偿,公司将按照小王的守约情况给予经济补偿。

去年,企业通知小王不再续订劳动合同。小王几经交涉均无功而返,只能在合同到期后办理合同终止手续。期间小王向公司提出支付竞业限制的补偿费,但公司告知须根据小王以后的守约情况而定。

在此后的3个月里,由于和企业有过竞业限制的约定,小王一直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以至于经济状况陷入窘境。无奈之下他多次向原公司提出支付经济补偿的要求,但都被企业以各种理由拖延。迫于生计,小王只能不顾与单位的约定,转而在同行业中寻求发展,并顺利地找到一份与原岗位同样的工作。不久,公司得知了有关情况,随即要求小王继续履行约定,否则不排除通过相关法律途径追究小王的违约赔偿责任。

对此,小王也有疑问:公司不支付经济补偿违约在先,原先的竞业限制条款对我还有约束力吗?

【律师点评】

这家企业在使用竞业限制利器保护自身利益时,却忽视了兼顾员工的利益,从而陷入企业违规的泥潭

企业要求员工保守商业秘密是有其合理性的,但不可忽视的是,竞业限制是要求员工在履行劳动合同义务以外的义务,如果要求员工在劳动关系结束以后再遵守约定,企业就应当根据约定兑现相应的补偿。如果一味拖欠又要求对方履行义务,那么这种没有对等价值的义务约定对于劳动者来说显然有失公平。

【律师分析】

企业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按照《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的有关规定:因用人单位原因不按协议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经劳动者要求仍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解除竞业限制的协议。也就是说,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支付给劳动者约定的经济补偿,那么竞业限制条款对劳动者是没有任何约束力的。

放弃竞业限制的要求,应当提前通知

企业因某种原因,在竞业限制协议生效前或者履行期间,放弃对劳动者竞业限制的要求,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

明确竞业限制标准

企业要考虑给予该职工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数额及其支付办法可以在合同中一并约定。双方当事人由此发生争议的,可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展开全文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22年品牌 · 2分钟响应 · 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
接入律师
获取解答
说说您遇到的问题...
立即咨询
王律师 1分钟前解答了婚姻家庭问题
沈某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请求合理吗?
0人浏览
十几年滚动债务纠纷如何处理
0人浏览
物流合同纠纷
0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