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工资和薪水的区别

2021-06-15 16: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作为社会正常运转中的一名劳动者,我们都是知道的,付出相应的劳动,就会有对应的报酬,那我们一般都说这份报酬是工资或者薪水。那么工资和薪水的区别是什么?阅读完以下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工资和薪水的区别

  这两者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都是薪酬的一种;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

  (1)社会保险费;

  (2)劳动保护费;

  (3)福利费;

  (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

  (5)计划生育费用;

  (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

  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划分。在政治经济学中,资本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二、工资的分配原则

  工资分配原则,是由立法确认的贯穿于整个工资制度的基本准则,是实现工资制度立法目的的核心组成部分。

  中国工资分配原则的确定,必须符合两项基本要求:

  运用工资这一物质利益杠杆,在全社会构建一种促使劳动者向社会多做贡献的激励机制,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

  合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工资的分配不致造成其他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以实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

  1、按劳分配

  该项原则存在的客观基础包括: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工资立法,确认用人单位享有完全的工资分配自主权;

  (2)、在中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是工资分配的核心原则,中国劳动法的基本工资制度,就是依据这一原则建立的;

  (3)、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制度中,国家有责任保证劳动者获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使劳动者实现物质帮助权;

  (4)、由于中国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济形式的存在,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2、宏观调控

  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原则,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的,并通过下述途径贯彻实施:

  (1)、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增强工资的收入透明度,并使工资增长水平不超过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

  (2)、实行工资总量宏观调控,使消费基金的增长与生产基金的增长相协调;消费与生产比例关系趋于合理;

  (3)、通过工资分配立法,保障劳动者获得基本生活需要;

  (4)、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

  (5)、建立与工资分配相关的其他制度,克服按劳分配和用人单位行使工资自主权中可能产生的不合理、不公平现象。

  上面的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的法律知识。综上可知,工资和薪水的区别的内容,其实这两者是没有实质区别的,只是人们的称呼不同而已。可见,多了解这些知识对我们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004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