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离职时单位分配的住房该如何处理?

2019-04-12 16:4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选择单位时,许多人总是把住房摆在年薪的前面。于是一些企业为了吸引高层次的人才,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将住房问题与劳动关系结合在一起。但在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却往往没有关于住房的约定,因此,在劳动合同期满或劳动合同提前终止时,有关住房问题就成为争论的焦点。杨某
选择单位时,许多人总是把住房摆在年薪的前面。于是一些企业为了吸引高层次的人才,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将住房问题与劳动关系结合在一起。但在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却往往没有关于住房的约定,因此,在劳动合同期满或劳动合同提前终止时,有关住房问题就成为争论的焦点。杨某的情况比较典型。

杨某毕业于某名牌院校MBA专业,刚毕业那年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都希望录用他,但他最后却选择了一家并不十分有名气、年薪也不十分高的公司任职,原因是该公司承诺为他提供住房。3年后,公司以嘉奖的方式奖励他住房一套,双方也没有为住房签订任何正式的协议。后来由于公司不景气,他辞职了,随后公司要求他退回住房,杨某问,他该不该拒绝这个要求?有没有相关的法律保护他?

公司在招聘员工或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对特别重要的人才承诺提供住房,杨某也主要是由于这个承诺才与该公司订立了劳动合同。房屋是价值较大的财产,用人单位肯定不会轻易将这么大的一笔财产奖励或分配给员工。

对这个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情况作出判断。

1、要清楚公司所承诺的是什么?对公司提供的房屋你是享有所有权还是仅享有使用权。

按照法律规定,房屋所有权的凭证或标志是房屋产权证。如果该房屋的产权证上注明公司或第三人为房屋所有权人,那么公司承诺的“提供住房”无非是基于劳动关系,提供房屋让员工免费居住、使用,即提供员工宿舍的方式,一旦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公司收回住房在所难免。

2、如果公司承诺使用按揭方式为员工购房,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往往是只付了购房的首期款,余下的银行贷款是要员工自己支付的,所以在购房时,劳动者除了要与发展商、银行签订一系列的协议外,还应与公司对产权归属、首付款及余款的支付等事项做出明确的约定。

3、如果公司承诺在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后,可以提供住房,则要注意劳动合同的期限应适当长于要求的工作年限,否则该承诺将是一句空话。同时还要注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以免在临近满足工作年限时,公司找借口解除合同。

4、如果公司承诺以房屋奖励员工中有突出贡献者,要清楚“突出贡献”的量化标准。对于受奖励的员工,要取得有效的公司奖励决定的书面证明,并及时办理房屋所有权人的变更,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以免公司事后反悔,追索住房,导致纠纷发生。

5、公司对住房的承诺应是书面的,可作为具体条款写进劳动合同。

6、如果住房是基于劳动关系取得的,当员工与公司对该房屋的归属产生争议,或公司承诺后又不兑现的,应及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的有效期限为60天。

上海市人事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曾经颁发过《上海市人才流动涉及住房补偿费处理暂行办法》,这个办法适用于单位分配住房没有合同约定或约定补偿责任不明确的流动人员(由单位职代会通过的分房规定,按职代会通过的规定办理)。

在这种情况下,收取流动人员住房补偿费的标准,按分房后为分房单位工作5年计算,每年以20%的比例递减。分房前已在分房单位有一定服务期的人员,扣除单位规定的分房资格年限后的工作时间,以每3年折算成1年的工作时间计算。


文章来源:人才市场报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202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