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保护什么意思

2024-05-21 13: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劳动保护是保障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包括劳动安全、卫生、女工及未成年工保护等。劳动能力鉴定则评估工伤导致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分十级伤残等级。

  一、劳动保护什么意思

  1.劳动保护是国家和单位为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这些措施涵盖了立法、组织和技术等多个方面,目的是确保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3.劳动保护的内容包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女工保护、未成年工保护以及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等方面。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以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5.对于女职工在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6.对于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也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二、劳动能力鉴定流程

  劳动能力鉴定是对劳动者因工作或非工作原因导致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这一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劳动者受伤后首先需要进行治疗,以稳定伤情。这是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聘请的医疗专家进行伤情鉴定的基础。

  2.需要判断职工受伤的原因等是否构成工伤的构成要件。这涉及到对工伤认定标准和相关法规的理解和应用。

  3.对工伤的程度及其对职工劳动能力的影响进行评估。这需要根据医学诊断和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来确定。

  4.由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伤残等级共分十级,从一级至十级分别表示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

  对于劳动保护,你还有其他疑问吗?找法网为你提供全面的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你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劳动保护什么意思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017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大家都在问
劳动保护包含什么样的
劳动保护的基本内容: 劳动保护的立法和监察。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属于生产行政管理的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班加点审批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劳保用品发放制度及特殊保护制度;二是属于生产技术管理的制度,如设备维修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 劳动保护的管理与宣传。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由安全技术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安全技术。为了消除生产中引起伤亡事故的潜在因素,保证工人在生产中的安全,在技术上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解决防止和消除突然事故对于职工安全的威胁问题。 工业卫生。为了改善劳动条件,避免有毒有害物质危害职工健康,防止职业中毒和职业病,在生产中所采取的技术组织措施的总和。它主要解决威胁职工健康的问题,实现文明生产。 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 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五十二条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第五十八条 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