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五险可以取出来吗,怎么缴纳五险

2021-01-22 21: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五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保,一般来说是无法取出来的,只有满足符合其相关的提取条件,才能够提取出来的,但是有一些险种,法律规定是完全不能进行提取的。那么下面找法网小编为你整理了五险可以取出来吗,怎么缴纳五险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一、五险可以取出来吗,怎么缴纳五险

  五险是不能提现的,到退休时,才可以取出或者获得退休金的,公积金一般可以直接提取个人公积金账户里的余额。有了新单位之后对五险的处理如下。

  养老保险:辞职后原单位会为员工办理停缴手续,员工账户会处于封存状态。当用户找到新单位后可以把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提供给新单位人事,新单位可以为员工办理社保续缴手续,不需要自己去办理。

  失业、工伤、生育险:这三项险除了失业险自己缴纳1%,其他两项是没有自费成分的,都是单位缴纳。与养老保险不同,工伤、生育保险没有个人账户,不能转移,一旦失业后,福利就不能享受了。失业保险则只能省内转移。

  而且失业保险只有被单位辞退才可以享受,自己辞职是不能享受的。还有医保不同于养老保险,如果中断会比较麻烦。连续中断3个月或累计中断6个月以上,医保视作失效,不能享受报销服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但依照相关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

 五险可以取出来吗,怎么缴纳五险 

  二、五险一金一个月交多少钱

  五险一金多少钱由缴费比例与基数决定。

  单位与个人五险一金缴费比例

  1、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1%(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2、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9%,个人2%3元。

  3、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个人1%。

  4、工伤保险缴费比例: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职工个人一分钱也不用缴,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5%~2%之间。

  5、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1%,职工个人一分钱也不用缴。

  6、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10%。用人单位按工资的12%办理缴纳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都是工资的12%。

  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说明

  五险一金缴纳基数一般是根据员工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来核定的,具体表现为:

  1、上一年月平均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底职工平均工资300%及以上的,五险一金缴纳基数按照月平均工资的300%计算;

  2、上一年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上年底职工平均工资60%及以下的,五险一金缴纳基数按照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

  3、上一年月平均工资在当地上年底职工平均工资60%—30%之间的,按照实际工资申报五险一金缴纳基数。

  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是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即上年度工资总额除以12。上一年度指的是自然年度,即上年1月至12月。

  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不得低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不得超过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温馨提示】社保缴费基数也叫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依据。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应缴社会保险费。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三条

  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在进行五险的提取的时候,是需要按照法律规定来的,符合其相关要求才能进行提取的,这点需要明白。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有关五险可以取出来吗,怎么缴纳五险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049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