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局工伤保险赔偿标准

2021-07-05 11: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工伤又称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作伤害,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劳动者在发生工伤的时候需要进行工伤鉴定,然后再要求工伤保险进行赔偿,那么劳动局工伤保险赔偿标准是怎样的呢?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你介绍关于劳动局工伤保险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劳动局工伤保险赔偿标准

  1、医疗费;

  2、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

  3、辅助器具费用;

  4、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内工资为职工原来的工资福利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延长。

5、停工留薪期护理费;

  6、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7、劳动关系解除时,工伤保险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8、职工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9、劳动能力鉴定费。

劳动局工伤保险赔偿标准

  二、工伤赔偿多久能拿到钱

  工伤赔偿一般一至六个月可以拿到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在完成工伤鉴定,申请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费用后,一个月左右可以到公司账户,至于公司什么时候转到工伤职工账户,要看公司的办事效率。

  三、工伤不上班工资怎样算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员工因为工伤没有办法按照正常情况继续上班的,处于停工留薪期。

  在停工留薪期内,员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用人单位必须按照规定向员工每月支付工资福利以及相关待遇。员工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是如果伤情严重又或者是有其他情况特殊,可以适当延长停工留薪期,但是不得超过12个月。

  实践中工伤期间的工资发放标准视不同情况来定:

  1、工伤不是很严重,只有几天。

  如果工伤是这种情况,工伤医疗费用需要医院开证明,然后拿到企业的相关部门报销,同意后100%的报销。同时,这期间的伙食费是以该企业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补偿。当然这期间的请假不能计入旷工。

  2、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

  这种情况,相关的法律规定的很明确,企业应该严格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按月发放,严格上讲,应该是在工伤前12月的平均工资。

  3、超过12个月的停工留薪期。

  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你介绍的关于劳动局工伤保险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由此可见,劳动局工伤保险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以及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内工资为职工原来的工资福利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等等, 若你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943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