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粮食安全的几个阶段

2012-10-29 15: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农业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农业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综合中国国情,并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不同时期对粮食安全所作的不同定义,可对中国粮食安全设为三个阶段的框架,并依照框架提出三个阶段的衡量尺度,三个阶段粮食安全问题的重点。衡量这三个阶段的天然...

  综合中国国情,并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不同时期对粮食安全所作的不同定义,可对中国粮食安全设为三个阶段的框架,并依照框架提出三个阶段的衡量尺度,三个阶段粮食安全问题的重点。

  衡量这三个阶段的天然尺度有两个,一是粮食的商品量比例;另一个是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比例。

  第一阶段

  是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期,改革开放以前是比较典型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特征是粮食还没有满足消费需求,需要整个社会不遗余力地将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一般这一时期粮食商品量占产量的比例为30%左右,城镇人口比例未达到总人口的50%。这一阶段粮食安全的具体表述为,随时向民众供应足够的基本食品,简言之,就是人人有饭吃,整个社会仅仅是刚刚进入温饱时期。这一阶段粮食安全的重点是总量保障。

  第二阶段

  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中等水平时期。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粮食生产已经可以在总量上满足需求,社会已经摆脱了粮食短缺的困扰,其他食品种类如水果、蔬菜、肉禽蛋鱼等丰富起来,人们的选择性明显加强,小康社会的种种特征日益明显。这一时期粮食商品量占产量的比例为50%以上,城镇人口比例高于总人口的50%。粮食安全的具体表述为,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并买得起粮食,整个社会已进入小康。这一时期粮食安全的重点转变为流通保证。

  第三阶段

  是国民经济发展到工业化水平时期。二元经济结构得到根本改变,粮食生产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和规模化。这一时期的特征是粮食生产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人口总量趋于平稳或下降,因而对粮食的消费也趋于平稳。在粮食消费中,人们更多的关注已不是总量和品种问题。这一时期粮食商品量占产量的比例为80%以上,城镇人口比例高于总人口的80%、粮食安全的具体表述为,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品,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在这一阶段,粮食的消费在人们日常消费食物中的比例开始显著下降,其他食物的重要性将逐渐重于粮食的重要性,粮食安全将逐渐让位于食品安全或食物安全。粮食安全的重点转变为食品的营养和卫生保障以及随生活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食物偏好。

农业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693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农业法律师团,我在农业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