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快递包裹贴广告须把好法律关

2016-10-19 10: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物流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物流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中国是全球第一快递大国,2015年快递业务量突破200亿件。巨大的快递包裹投放量让“包裹上贴广告”的生意悄然兴起。记者发现,中国法律法规上没有禁止这种商业行为。专家称,应加强对快递包裹上广告内容的审核,不得损害消费者的情感和经济利益。

  快递企业在快递包裹上投放广告内容的确是创新。而且,该举措可以有效减轻快递企业经营成本,有助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轻装上阵,占据优势。长远来看,这一创新客观上也能减缓快递价格上涨幅度,减轻消费者负担。但是在推行快递包裹贴广告措施时,还应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尽到高度审查义务,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其实,在产品外包装、单据、包裹外表开辟出专门的广告位并非快递企业的首创。如很多彩票背面均发布有公益广告或其他广告,公交车车身及拉手上覆盖有广告,飞机登机牌上有广告投放,一些超市购物小票乃至银行自助排队票据上也不时有广告浮现。据报道,2016年全国铁路客票票面广告项目全面启动公开招商,共涉及17个铁路局,若招商全部成功,今年预计发售“广告火车票”将达22亿张。从这个层面来说,快递包裹贴广告不是来得太早,而是步人后尘,来得太晚。

  虽然说邮政业相关标准对快递封装用品的封套、包装箱、包装袋都有“任何部位不能印有经营性质的广告”的要求。但正如有律师所称那样,这并非强制标准,而是推荐性标准,广告法并无相关禁止性规定,在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下,快递企业显然可以充分开发包裹广告位。或者说,作为公益事业的彩票,作为国企的铁路,作为邮政国企的EMS,均可以在产品“空白”地带发布广告,有什么理由对快递企业说不呢。

  简而言之,快递包裹贴广告基本上不存在法律障碍。但要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利益与风险往往相伴而生。看似简单的广告却涉及很多法律关系,隐藏很多法律风险。根据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规定,广告发布者和经营者必须严格依法制作、发布广告,不能突破法律界限发布侵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公序良俗的不良广告,不得发布虚假广告。违规者,不仅面临着数额不菲的行政处罚,还可能就消费者的损失与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也就是说,快递包裹广告面积不大,责任却不小。快递包裹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是想发布什么广告就发布什么广告。尤其是,由于快递传播速度快,辐射人群多,涵盖地域广,应是仅次于互联网和电视的广告载体。一旦登载了违规广告,便可能迅速扩散,危害不特定收件人和其他社会成员。

  快递包裹一定程度上就是快递企业的形象和面子,用此招揽生意,势必谨慎而为。快递企业在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提升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的同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对广告内容放任不管。其有必要强化管理力度,把好广告质量关,不降低快递投递效率,不让污染视听的违规广告侵害消费者权利。或者赋予寄件人选择权,充分考虑寄件人、收件人的消费体验。只有这样,才能让快递企业、广告主、寄件人、收件人共享这一新颖广告模式带来的收益。

物流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988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物流纠纷律师团,我在物流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