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同居期间购买房屋 不能按夫妻共同财产平均分割

2014-09-03 14: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婚姻家庭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读者咨询2008年3月,张某在与女友陈某同居期间,按揭购买商品房一套。房屋首付款和按揭费用均是张某一人支付。房屋所有权证书中注明张某是房屋所有权人,陈某是房屋共有权人。后二人因感情不和分手,张某...

  读者咨询:2008年3月,张某在与女友陈某同居期间,按揭购买商品房一套。房屋首付款和按揭费用均是张某一人支付。房屋所有权证书中注明张某是房屋所有权人,陈某是房屋共有权人。后二人因感情不和分手,张某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其对房屋享有全部所有权。

  法院审理后认为,同居期间购买的房屋不能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平均分割,只能依照双方的出资额确认各自享有的份额。张某提供的发票和银行转账凭证能够证明其支付了全部房屋价款,虽然房屋产权证书中注有陈某是房屋共有权人,但陈某未能举证证明房屋全部或部分价款系由其支付这一基础性法律事实,故确认张某对房屋享有全部所有权。

  律师观点

  本案涉及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问题。

  1989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十条规定:“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何谓“共同共有”,法律并未明确界定,但结合《物权法》第一百零三条“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的规定,因同居关系不属于具有家庭关系,从这一角度而言,同居期间的财产如无特别约定,应当按照按份共有财产处理。那么,按份共有的财产应如何处理?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四条“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的份额,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出资额确定;不能确定出资额的,视为等额享有”的规定,按份共有的财产应以约定份额作为分割的基础,如未约定或约定不明,则按照出资额确定份额,如果出资额也无法确定就等额分割。

  结合本案,虽然房屋产权证书中注明陈某是房屋共有权人,但此房屋产权登记是行政机关对不动产权属关系与状态的认可和证明,是一种行政审查,并不创设具体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仅限于对抗第三人,房屋产权登记并非审理房屋权属案件的唯一依据。若房屋的权属产生争议,是否享有对不动产的权利,仍取决于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实体法律关系。张某对陈某享有房屋所有权提出异议,并提供证据证明其支付了全部房屋价款,陈某有义务举证证明其合法取得房屋所有权的基础性法律事实用以反驳张某的主张。在陈某举证不能的情况下,张某依据出资额享有对房屋全部的所有权。

婚姻家庭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511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婚姻家庭律师团,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问
需平均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夫妻共同财产该怎么确定
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是夫妻离婚时最需要处理的重要事项之一。在法院处理这类情况时,一般会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去分割共有财产呢?以下简要介绍法院处理夫妻共同财产时所遵循的分割原则:1、男女平等原则。男女平等原则在共同财产分割上同样适应。在离婚时,男女双方都有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对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2、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则。照顾子女是为了子女健康成长的需要,减轻因父母利益分割带给子女的经济困难和心理负担。照顾女方利益则是为了体现实质公平,女方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这是由客观环境和条件决定的,因此法院在判决时往往会考虑到这种情况。3、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离婚有时是由夫妻一方有过错引起的,此时法院在判决时就要考虑到保护无过错方的利益,比如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受虐待或遗弃的一方的利益,多分给他们财产,而对于过错者,法律规定可以少分财产。4、有利于生产和方便生活的原则。法院在考虑处理共同财产分割时,会考虑到这些财产要物尽其用,对双方离婚后尽快展开各自的新生活都有好处。比如房屋归属,谁拥有房屋,谁用金钱补偿,可能会考虑夫妻各方现阶段或接下来的时间的个人发展规划来综合考虑。5、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这一点是最基本的,分割共有财产仅局限于夫妻两人之间,不能够影响到其他人或国家社会的利益。以上便是关于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哪些方面以及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原则等相关问题的介绍。夫妻共同财产包括法定和约定的两方面,不管是哪一方面,都最终要按照一定的原则来分割,分割过程要按照约定和法定的标准来,同时还要遵循在实践中所建立的原则,才能够使分割结果公平公正,赢得双方认可。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