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买卖合同定金的规定

2021-05-23 12: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进行买卖时,如果涉及到的金额比较大,为了避免矛盾纠纷,双方是需要签订买卖合同的,而且对于房屋、车辆等的购买,卖方往往会要求先支付定金,那么,买卖合同定金的规定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买卖合同定金的规定

  买卖合同定金的规定是:定金的数额必须在合同标的额的20%以内约定。买卖合同中是否订立定金条款应由双方约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买卖合同定金的规定 

  二、定金的特征

  根据民法的有关理论,定金具有下列法律特征:

  1、定金具有从属性。

  定金随着合同的存在而存在,随着合同的消灭而消灭。

  2、定金的成立具有实践性。

  定金是由合同当事人约定的,但只有当事人关于定金的约定,而无定金的实际交付,定金担保并不能成立。只有合同当事人将定金实际交付给对方,定金才能成立。

  3、定金具有预先支付性。

  只有在合同成立后,未履行前交付,才能起到担保的作用。因此,定金具有预先支付性。

  4、定金具有双重担保性。

  即同时担保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债权。就是说,交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丧失定金;而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则应双倍返还定金。

  三、订金和定金有何区别

  1、订金是预订所付的钱,是当事人的一种支付手段,只是单方行为,不具有明显的担保性质。定金是在合同订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或替代物作为担保的担保方式。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

  2、订金没有担保性质,不具备法律效应;定金有担保性质,具备法律效应。

  订金的效力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双方当事人如果没有约定,可以如数退还;定金的效力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认可,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约定,具有法律效应,一般情况下无法退还。

  3、订金,可通过双方协调归还。定金,只有在签订的认购合同不规范等情况下,才能退还。

  4、订金在司法实践中一般被视为预付款,如果出现违约情形,并不会发生直接被没收或需要双倍返还的法律后果。定金是通过书面约定由一方向对方给付一定数额的货币作为合同担保。给付定金一方如果不履行义务,无权要求另一方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如果不履行义务,需向另一方双倍返还定金。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买卖合同定金的规定的相关内容,作为购房者在缴纳定金前需要注意,买卖合同中的定金有担保的作用,买方缴纳定金后如果不能如期履行买卖合同的相关后续义务,则作为卖方是有权不退回定金的,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918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