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从源头入手 终结“建筑短命”

2012-12-12 00:3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建筑工程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建筑工程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建筑质量问题应从源头上解决,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资源,二是环境,三是舒适度和人体健康方。这三方面不仅要从建筑上解决,还要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上解决

  呼和浩特的明泽未来城建成不到3年即拆除,北京“20岁”凯莱酒店原地拆除重建,海口标志性建筑“9岁”千年塔消失……各地“短命建筑”在网上频遭曝光,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日,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专家组组长开彦接受笔者采访,就我国“建筑短命”的现状、国家完善的标准体系下工程质量事故依然频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认为:

  粗放的发展模式是建筑短命的深层原因

  我国建筑短命的现状,究其原因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太快,研究基础和经济基础脆弱,求快、求大、求洋,一些建筑项目上得太快,并没有经过充分的多方论证、缺乏长远规划。

  我国目前的主导思想是追求发展速度和GDP增长,这种发展方式粗放、无序,缺少引导性和导向性。对环境先破坏,后治理,这种状态持续到现在,积累了很多财富,但也付出了很大代价,造成了现在建筑品质、质量和施工方面的诸多问题。

  标准健全,为何事故依然频发

  我国比较重视标准编制,设计标准体系分为国家标准、行业协会标准和地方标准,经过五六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标准化体系。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标准是标准,执行是执行。关键弱点在监理部门,完工的后评估这个阶段是空白的,无人管理。监理部门是代表政府的,理应公正严明,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并非如此,这跟现在的机制和体制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另外,国内的开发商过于强大,在运作上占有主导地位,导致建筑工程师、建筑设计师在行业中的地位很低,无法主导整个工程的建设和运行。

  目前,城市化速度很快,经济发展速度也很快,技术基础跟运行基础不相匹配,在这种机制下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也说明整个行业发展缺乏规划、目标和研究,也缺少真正做研究和管理的部门。

  应从源头解决建筑质量问题

  建筑质量问题应从源头上解决,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资源,二是环境,三是舒适度和人体健康方。这三方面不仅要从建筑上解决,还要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上解决,因为它是社会发展的目标,牵扯到每个人的行为、理念及追求。应加快由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转变,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但是政府在里面缺乏指导和管理。我国的发展速度太快,发展速度可适当放缓,应把研究和运行环节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从而实现“精明增长”。

建筑工程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433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建筑工程纠纷律师团,我在建筑工程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