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业主自家楼下被害 保安见状逃跑 物业成被告

2019-12-02 03: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房产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正文:业主自家楼下被害保安见状逃跑物业成被告死者父亲在法院门口展示儿子生前照片儿子在自家小区内遇害,案件现在没有侦破,凶手仍然在逃。痛失爱子的父母认为小区的物业公司严重失职,将小区物业北京安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玉海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告上


    正文:
    业主自家楼下被害 保安见状逃跑 物业成被告

    死者父亲在法院门口展示儿子生前照片

      儿子在自家小区内遇害,
    案件现在没有侦破,凶手仍然在逃。痛失爱子的父母认为小区的物业公司严重失职,将小区物业北京安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玉海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告上法院,索赔39万余元。昨日,海淀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小区安保状况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核心事件 25岁小伙自家楼下被害

      去年6月3日晚11点40分左右,25岁的张锐在海淀区玉海园内被三名歹徒抢劫并被扎死,被害地点就在他家楼下的小南门。据他的父母讲,遇害地点离小区保安值班站岗的地方不过三四米,平时本应有两位保安通宵值班。但在事发时,两名值班保安均不在岗。其中有一名保安中途回来时在看到张锐遇害后,不但没有报警,反而逃离现场。

    原告说法 保安不躲避我儿子就不会死

      庭审从上午10点开始,在1个多小时的庭审过程中,张锐的母亲谢桂芝一直默默地流着眼泪,一声一声地叹气。

      “如果小区的保安经过正规培训,遇到这样的事情打个120而不是躲避,我的儿子就不会死!”张锐的父亲、53岁的张文国昨天重复说了两次这样的话,说到这句话时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

      张文国讲,儿子被歹徒捅了两刀,其中有一刀捅在肺部上,就这样在血泊中躺了40多分钟,最后因失血过多死亡。他说把儿子送到医院抢救时,医生说“太可惜了”,如果能早到10到20分钟孩子还有抢救的机会,他们去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抢救时间了。

      “在事发之日前小区南门一直都有保安24小时值班,但在事发时两名值班保安均不在岗。有一名保安在看到张锐遇害后,不但没有报警反而逃了。”张文国说,当晚儿子是和一班朋友在家附近吃饭,结果因为钱不够回家拿钱时在楼下遭遇不幸。最后是一班朋友觉得时间那么久还不见人影,跑到家里来时才发现出事了,于是赶紧告诉他们夫妻,大家这时才打的120把孩子送到医院抢救。他认为儿子的死,保安和物业公司应该负责任。

    一周后物业撤了保安

      张文国称,在事发之日前,小区南门也就是他儿子遇害的地点一直都有保安24小时值班。事发之后的一个礼拜,保安还在这里值班,之后小区物业就把这里的保安撤走了。

      而玉海辉物业公司向法庭提供了“小区南门由居委会负责管理”的证明。但张文国说自己问过居委会,居委会并没有出具过这样的证明。

    物业费我们还会交

      张文国说,物业对他们家孩子遇害负有责任。他物业费一分没少交,但是物业雇的保安不负责,一出事就跑了。他还说:“一事归一事,以后咱们物业费还是会交。但是物业要保小区业主的平安,不能让大家住得不安全。”

    除夕全家在八宝山陪儿子

      张文国说:“儿子走后老伴受了刺激,
    经常到了大半夜就找不到人,结果是去坟场和儿子聊天了。今年除夕都不是在家里过的,我们俩都在八宝山陪儿子。”

      “就这么个独生子,刚大学毕业,刚为社会作点贡献就这么没了。”张文国说,儿子大学毕业三年了,在一家电脑公司当经理,而且曾经献过两次血。

    警方调查 保安承认看到有人打架

      张文国所说的看见事发场景的这名保安就是张某,事发后他已经被玉海辉物业公司辞退。夫妻俩说现在也找不到这位张某。据他们了解,张某在来玉海园小区当保安前,刚刚被别的保安公司“炒鱿鱼”。

      昨天,法官当庭宣读了警方在调查此案时对张某作的调查笔录。17岁的张某在接受调查时说,事发时他刚到玉海园小区当了4天的保安。事发当天本来还有另外一位同事和他一起值班,刚好有位业主生病,这位同事就一直陪在医院。

      至于有没有看到张锐和歹徒搏斗的场景,张某没有直接承认,只是说在他巡逻时看到小南门这边有人在追着打架,最后他觉得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就走了。

    邻居证言 保安当时就在现场

      看见张锐和歹徒打架的不单张某一人,同时还有小区居民韩某。

      韩某接受警方调查时称,当时他下楼看见小南门有人在打架,这时保安张某就在他对面看着他,他就回了一句:“你是保安都不管,看我干什么。”韩某说因为他有急事所以就走了。

    被告说法 我们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玉海辉公司的代理人在法庭上首先就表示“代表公司和我本人对原告表示同情,对这么优秀的青年遇害感到非常惋惜,并表示慰问。”

      但是这位代理人同时也表示,张氏夫妇控告事实缺乏法律依据。他提出,张锐遇害是恶性刑事案件,目前公安机关正在积极地侦破过程中。但是张锐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在什么情况下遇害的,公安机关还没有作出定论。

      其次,家属认为是抢劫,他们对此说法表示怀疑。因为小南门是一消防通道,仅留一个小S形门供行人通过,每天晚上11点该门都会上锁,事发时张锐是如何进入小区的也值得关注。

    突发事件 原告冲到被告面前大喊

      张文国认为,
    玉海辉物业公司在法庭上说假话。

      法庭审理结束后,他终于抑制不住丧子的悲痛,冲到被告代理人的前面用手指着对方大喊:“说假话,道德都不允许你,我一定要为我儿子讨个公道!”现场气氛异常紧张。玉海辉物业公司两位代理人不由自主往后靠了一下,并让张文国理解一下代理人的立场。

      现场回访

    门后保安亭没有保安

      昨天记者走访了张锐遇害的地点———玉海园小区三里小南门内10号楼门口处附近。记者看到这个小南门紧挨着马路,斜后面还突兀地立着一个灰色的保安亭,不过里面没有保安。

      涂着黑色油漆的大门留下一个小S形门供行人通过,刚走进门1米多,张家的人就告诉记者,当时张锐就躺在保安亭下方的草丛里,身上都是血。从七八米远的另外一头到草丛都有一路的血,推测可能是从楼底下一直挣扎到保安亭这边的。

      周围的一些居民说,在张锐遇害之前,小南门是有保安一直值班的。不知什么原因,出事一个礼拜后小区物业就把这边的保安撤走了,只在主要的出入口留有保安在值守。

    法庭争论三大焦点

      庭审争论焦点一:

    小区门是否必须有专人职守

      张文国称,凶案发生前,儿子遇害的玉海园小区南门一直都有保安24小时值班。事发当晚,正是由于值班的两名保安脱岗,抢劫案件才会发生。[page]

      玉海辉物业公司的代理人在法庭上表示,玉海园是经济适用房小区,只有小区的主要出入口需要全天有专人值守。但是张锐遇害的小南门只有一个S形的口,不属于主要出入口,因此物业公司没有义务在此全天值守。

      庭审争论焦点二:

    物业公司是否具有管理资质

      此次张氏夫妇状告的物业公司有两个,分别是北京安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玉海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据原告的代理律师黄海波称,和玉海园签订物业管理合同的是安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实质上管理的是玉海辉公司。安居物业将物业职责转让时并没有通知业主,但是玉海辉公司没有物业管理资质。

      安居物业的代理人在法庭上则表示,该小区以前由他们下属的二分公司管理,但是从2001年起小区就已经由玉海辉公司接管,之后一直由其管理。玉海辉公司是和玉海园小区业主委员会签订的合同,在两者签订合同之时,安居物业和小区的管理合同也停止了。

      该代理人称,由于公司内部问题,2002年他们二分公司的营业执照就已经被撤销,他们还曾出了一个告示对外宣布,公章和账本都在玉海辉公司,玉海辉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与安居物业无关。

     庭审争论焦点三:

    保安该不该制止凶案发生

      法庭上,
    原告张文国一再强调:“如果小区的保安经过正规培训,遇到这样的事情打个120而不是躲避,我的儿子就不会死!”

      但被告方代理人则表示,小区保安并不具备识别歹徒的能力。张锐遇害是一个突发性的刑事案件,保安并不具备制止这一类事件发生的能力。而且张锐遇害一事和物业公司并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律师观点

    物业应该负责任

      在本案中,物业公司是否应对张锐的死负上不可推卸的责任?陈岳琴律师事务所的陈岳琴律师说,问题的关键还是要看张家是否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保安有懈怠职守的行为。如果能够证明,物业公司就要承担失职的责任。

      陈律师进一步解释说,小区公共区域不属于私宅领域,在小区和物业公司签订合同聘请物业进行服务管理后,物业不但要负责保护小区居民的财产权,更重要的是保护小区业主的生命健康权利,只保护财产权不负责生命健康的话就属于本末倒置了。

      陈律师表示,小区物业负责业主的生命健康权,在《小区物业管理条例》和双方签订的协议中都有体现,比如小区的安防如何布置,门卫如何职守。

      像本案中保安看见有人打架了,却不过问,最后发生命案。陈律师认为,物业公司显然是有失职行为,应负责任。

    业主自家楼下被害 保安见状逃跑 物业成被告


房产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428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房产纠纷律师团,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