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财政补贴收入的账务如何处理

2021-02-11 14:56
找法网官方整理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房产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有时候国家会为了扶持一些企业而对企业进行减税免税,甚至是财政补贴,职工和城镇居民也有可能获得财政补贴。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财政补贴收入的账务如何处理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财政补贴收入账务如何处理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根据新会计准则政府补助的规定,会计处理要求:

  第一,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财政补贴收入账务如何处理

  二、财政补贴的作用

  它是国家财政通过对分配的干预,调节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支持生产发展,调节供求关系,稳定市场物价,维护生产经营者或消费者的利益。财政补贴在一定时期内适当运用有益于协调政治、经济和社会中出现的利益矛盾,起到稳定物价、保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维护社会安定,促进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但是,价格补贴范围过广,项目过多,也会带来弊端。它会使价格关系扭曲,掩盖各类商品之间的真实比价关系;加剧财政困难,削弱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给以按劳分配为原则的工资制度改革带来不利影响;不利于控制消费,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财政补贴是一种转移性支出。从政府角度看,支付是无偿的;从领取补贴者角度看,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经济状况较之前有所改善。

  财政补贴与相对价格的变动联系在一起,它具有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需求结构的影响。

  我们可以把财政补贴定义为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目标,由财政安排专项基金向国有企业或劳动者个人提供的一种资助。中国现行的财政补贴主要包括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等。补贴的对象是国有企业和居民等。补贴的范围涉及到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外贸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及居民生活各方面。

  (1)有效调节社会供求平衡,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2)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3)配合自然垄断领域的管制价格,提供社会福利。

  (4)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

  这是财政补贴的积极作用。但财政补贴也有其局限性,主要是:

  (1)政府财政对一些经济活动长期提供大量补贴,将使价格与价值的背离长期化、合法化,从而削弱价格的经济调控功能。

  (2)不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3)加剧了财政收支的矛盾,使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三、财政补贴收入的案例解析

  案例解析:

  例:甲企业为一家储备企业。2007年实际粮食储备量1亿斤。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财政部门按照企业的实际储备量给与每斤0.039元的粮食保管费补贴,于每个季度初支付。2007年1月10日起,甲企业收到财政拨付的补贴款。

  (1)2007年1月1日,甲企业确认应收的财政拨付的补贴款:

  借:其他应收款3900000

  贷:递延收益3900000

  (2)2007年1月10日,甲企业实际收到财政补贴款:

  借:银行存款3900000

  贷:其他应收款3900000

  (3)2007年1月,将补偿1月份保管费的补贴计入当期收益:

  借:递延收益1300000

  贷:营业外收入1300000

  (4)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财政补贴收入账务处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计入当期损益。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财政补贴收入的账务如何处理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房产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998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房产纠纷律师团,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