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冒名签合同骗取住房公积金贷款 男子被判刑18年

2014-05-23 14: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平罗县一男子曾因犯合同诈骗罪和犯挪用公款罪被法院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6年,并处罚金5万元。该男子服刑期间,再次被法院查出冒名签合同骗取住房公积金贷款事实,由于犯合同诈骗罪,该男子被数罪并罚...

  平罗县一男子曾因犯合同诈骗罪和犯挪用公款罪被法院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6年,并处罚金5万元。该男子服刑期间,再次被法院查出冒名签合同骗取住房公积金贷款事实,由于犯合同诈骗罪,该男子被数罪并罚判刑18年,并处罚金6万元。

  2003年12月份的一天,被告人谢某乘薛某不在家的情况下,未经薛某同意将其家中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手续拿走。2004年1月8日,谢某用薛某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手续,并伪造薛某的签名,以薛某的名义与某住房公积金管理部签订职工住房贷款合同,因谢某没有房产做贷款抵押担保,便找其朋友郑某帮忙,郑某用其妻子的房产证于2004年1月8日与该管理部签订职工住房贷款抵押合同,后谢某从该管理部贷出10万元现金。2004年4月5日,谢某用其朋友马某的房产证与该管理部签订职工住房贷款抵押合同,将郑某妻子的房产证置换出来。2004年8月2日,谢某又用何某的房产证与该管理部签订职工住房贷款抵押合同,将马某的房产证置换出来。谢某用薛某的公积金手续贷款后还至2005年9月后再未归还,共归还本金13888.8元,利息3987.38元,罚息1509.79元。

  经法院审理,被告人谢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用他人名义与住房公积金管理部签订住房贷款合同骗取贷款10万元,数额巨大,其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被告人谢某在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在原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应当实行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8年,并处罚金6万元。宣判后,原审被告人谢某不服判决,提出上诉。近日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984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