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过失爆炸罪司法解释如何规定

2018-09-12 10:2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对于易燃易爆炸的物品如果不特别注意,易燃易爆炸物就容易成为潜在的威胁。那么过失爆炸罪立案司法解释如何规定呢?大家或许对刑法的知识有些模糊。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整理有关于过失爆炸罪司法解释的相关知识。

  现今几乎每一户人家里都存在着易燃易爆炸的物品,因此需要格外注意安全。那么大家是否知道过失爆炸罪司法解释如何规定呢?以下将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有关过失爆炸罪司法解释以及其相关问题。

  一、什么是过失爆炸罪

  过失爆炸罪指的是过失地引发爆炸物,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按中国刑法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本罪主要特征:

  1、主观上只能由过失构成。或者由于疏忽大意而引爆,或者因过于自信而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引爆。

  2、客观上过失地实施了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严重破坏公私财物的行为。认定本罪时要注意划分故意爆炸和过失爆炸的界限。

过失爆炸罪司法解释如何规定

  二、过失爆炸罪司法解释

  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依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据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过失爆炸罪与爆炸罪的区别是什么?

  过失爆炸罪与爆炸罪都是以爆炸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二者的区别在于:

  1、主观方面不同。

  过失爆炸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出于过失,既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对其引起爆炸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也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应当预见其爆炸行为可能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未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而爆炸罪是由故意构成,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

  2、客观方面不同。

  过失爆炸行为只有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爆炸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爆炸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构成爆炸罪。爆炸罪的成立并不要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实际后果。

  3、主体要件的责任年龄不同。

  过失爆炸罪行为人年满16周岁才能构成;而爆炸罪由于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所以法律规定这种犯罪处罚年龄的起点较低。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爆炸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犯罪形态上不同。

  爆炸罪有既遂、未遂之分。过失爆炸罪由于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才能够成犯罪,因此,不可能出现未遂形态的发生。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知什么是过失爆炸罪和过失爆炸罪的司法解释,还有过失爆炸罪与爆炸罪的区别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过失爆炸罪司法解释如何规定的相关知识。若大家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需要询问,那么欢迎来找法网咨询。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632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