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逃离部队罪认定

2018-08-31 08:4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每一年的新兵服役中,总会有那么些纪律散漫的或者因为辛苦而逃离部队的行为都总有发生。逃离部队,情节轻微的,被抓回由部队记过处分;但情节严重的,构成逃离部队罪,那么,逃离部队罪认定是怎样的呢?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以供大家参考。

  在实践中,逃离部队罪认定是怎样的呢?下面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

  一、逃离部队罪认定

  (一)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区别的关键在于逃离部队的行为情节是否严重。对于情节不严重的逃离部队的行为,应当按违反军纪处理。

逃离部队罪认定

  (二)军人逃离部队又实施其他犯罪行为的定罪

  对军人逃离部队时或者逃离部队后又实施其他犯罪行为的定罪问题,应分别情况区别对待。如果军人逃离部队的行为本身已情节严重,构成逃离部队罪的,应与其又实施的其他犯罪行为进行数罪并罚;如果军人逃离部队的行为本身没有严重的情节,可将逃离部队作为其他犯罪行为从重处罚的情节,不再定逃离部队罪。

  (三)区分本罪与投敌叛变罪的界限

  两罪的区别在于:

  1、主体要件不同。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只能是军人;而投敌叛变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可以是中国军人也可以是其他中国公民。

  2、投敌叛变罪要求行为人必须是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目的,实施了投敌叛变的行为,而不管行为人是被勾引、策动、收买,还是被捕被俘后经不起考验,而逃离部队罪只表现为逃离部队,并无投敌叛变的行为。如果军人逃离部队以后,又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目的投敌叛变的,这就不仅触犯逃离部队罪,而且触犯投敌叛变罪,一般应择一个重罪即投敌叛变罪判刑。

  (四)区分本罪与战时临阵脱逃罪的界限

  犯这两种罪可能出于相似的犯罪动机,如害怕打仗,客观上又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部队,其区别在于犯罪时是否面临战斗任务。前者主要指平时,即使发生在战时,也都没有面临具体、明确的战斗任务,如部队正在向战区开进或者在战区休整待命等;而后者必须是面临具体、明确的战斗任务,因此只有发生在战时和战场上。

  (五)区分本罪与擅离军事职守罪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都有擅自离职的表现。其主要区别除了前者是故意犯罪,后者是过失犯罪外,逃离部队罪的犯罪主体是所有现役军人,其行为所违反的是现役军人依法服兵役的职责要求,行为人必须已离开部队;客观上并不要求已造成严重后果,而擅离军事职守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为指挥人员和值班、值勤人员,其行为发生在担任指挥和值班、值勤任务时,所违反的是指挥和值班、值勤人员的特殊职责要求,行为人只需离开特定的岗位,不要求必须离开部队,必须已造成严重后果。

  (六)区分本罪与军人叛逃罪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都有离队不归的行为。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以逃避服役为目的,并不要求逃至境外;后者则以背叛祖国为目的,而且必须逃至境外。军人叛逃的行为本身必然包含了逃离部队的行为。因此,在适用法律上,应根据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以军人叛逃罪论处,不能再定逃离部队罪实行并罚。

  二、逃离部队罪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435条第1款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第2款规定,战时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加重处罚事由 战时犯逃离部队罪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

  上述文章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了“逃离部队罪认定”的相关内容,根据刑法第435条第1款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第2款规定,战时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希望上述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110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