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挪用资金司法解释

2012-12-18 20: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挪用资金司法解释本罪是指公司董事、监事、职工或其他非国有企业职工利用职务或工作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构成犯罪的行为。[刑法条文]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

挪用资金司法解释
本罪是指公司董事、监事、职工或其他非国有企业职工利用职务或工作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构成犯罪的行为。

[刑法条文]

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款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刑法修正案》条文:

七、将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修改为:“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国有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国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国有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前款规定中的非国有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相关法律与司法解释:

《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董事、监事、经理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其他非法收入或者侵占公司财产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退还公司财产,由公司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末经客户的委托,买卖、挪用、出借客户帐户上的证券或者将客户的证券用于质押的,或者挪用客户帐户上的资金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并责令关闭或者吊销责任人员的从业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12.25 法发[1995]23号)

三、根据《决定》》第十一条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职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构成挪用资金罪。实施《决定》第十一条规定的行为,挪用本单位资金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为进行非法活动,挪用本单位资金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追究刑事责任。

挪用本单位资金案发后,人民检察院起诉前不退还的,依照《决定》第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挪用国有资金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2000.2.16 法释〔2000〕5号)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苏高法[1999]94号《关于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

 

[说明]

一、本罪主体是除国家工作人员外的特殊主体。在客观方面构成犯罪的行为特征与挪用公款罪基本一致,区别在于主体是非国家工作人一员。款项也不属于公款。

二、本罪主体在执行刑事罚没之前,如有民事赔偿责任而其财产不足支付时,应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以保证他人的民事权益,但非本罪而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除外。

三、本罪是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新设立的罪名,但量刑有所调整,1979年《刑法》无此规定。

四、非国有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证券代理、结算机构从业人员挪用单位或客户资金构成犯罪的以本罪论处。按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公司、企业、其他系统的非国家工作人员,挪用资金供本人或其他人、单位使用构成犯罪的,也适用本罪。国有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挪用单位或客户资金构成犯罪的则以挪用公款罪论处。

五、新《刑法》规定挪用资金不退还的,不再按职务侵占罪定罪。而直接以本罪高一档次量刑。

六、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是根据已废止的人大常委会决定作出的,但具体执行标准,在没有新的司法解释之前仍有适用价值。

七、本罪与“挪用公款默实际上很相似,只在于犯罪客体的不同。刘凋合敏最高处死刑、泳警终会最高仅15年徒刑,体现了国家法律对公有财产的特sffe护。但也体现了对公有、私有财产不是平等保护。相似的还有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有待将来刑法理论的进步和统人员能否作为挪用公款罪主体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对于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国有资金归个人使用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理解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的“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问题的批复》(2000.7.20法释[2000]22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新高法n]193号《关于对刑法第M百七十M条“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的规定应如何理解的请示)}

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本人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或者挪用人以个人名义将所挪用的资金借给其他自然人和单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挪用尚未注册成立公司资全的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2000·10.9 高检发研字{1995}19号)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

你院苏检发研宇[1999]第8号《关于挪用尚未注册成立的公司资金能否构成挪用资金罪的请示》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筹建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公司登记注册前,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准备设立的公司在银行开设的临时账户上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应当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page]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943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问
职务侵占罪司法解释
1、属于职务侵占; 2、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尚未超过追诉时效,只要有证据,依然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予以追究; 3、可能会判五年以上; 4、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有关职务侵占罪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如下: 〔释义〕本罪是指公司或其他企业职工利用职务或工作上的便利,侵占公司或企业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法条文] 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一款 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相关法律与司法解释] 《公司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 董事、监事、经理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其他非法收入或者侵占公司财产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退还公司财产,由公司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合伙企业法》第六十八条 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中,将应当归合伙企业的利益据为己有的,或者采取其他手段侵占合伙企业财产的,责令将该利益和财产退还合伙企业;给合伙企业或者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首先,从你的描诉中可以知道,就是A公司还没有交货,所以你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第二,既然该业务本身A公司并没有做,而是B实际操作的,该行为中你属于严重违纪,会按照A公司的有关规定,予以调解,并可以要求你赔偿其经济损失,这不属于刑事案件,不会对你定罪判刑。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