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经济犯罪立案标准是怎样

2021-05-04 16:2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经济犯罪是我国刑事犯罪的一种类型,包含了很多罪名,比如说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等等都是属于经济犯罪的,因此我们在认定立案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才行。那么下面找法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经济犯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一、经济犯罪立案标准是怎样

  经济犯罪是一个大的犯罪类型,包括多个具体罪名,如抗税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集资诈骗罪、逃汇罪、洗钱罪等等。

  经济犯罪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另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除此之外,我国刑法分则其他章规定的某些侵害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犯罪,如制造、贩卖假药罪、贩毒罪、贿赂罪,也属于经济犯罪的范畴。而量刑标准,是对具体罪名而言的,因此,经济犯罪的量刑,首先要确定具体构成何罪,才能够知道该罪的量刑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经济犯罪立案标准是怎样

  二、经济犯罪特征

  1、贪利性。大多数经济犯罪都具有非法牟取经济利益的目的,犯罪人为了一己之利,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侵吞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财产,损害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同时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

  2、法定性。经济犯罪是法定犯罪,即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这一点有别于一般的自然犯罪,如杀人、强奸、抢劫、盗窃等传统犯罪,具有明显的反社会性,人们凭借社会常识和伦理道德规范就可轻易地加以判定,法律之所以将其宣布为犯罪,是因为古往今来人们都认为其是犯罪。

  3、双重违法性。经济犯罪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犯罪,它既违反国家有关经济管理的法律,又触犯刑律;既侵害国家、集体和公民的经济利益,又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传统犯罪只触犯刑律。

  4、复杂性。经济犯罪由于发生在市场经济运行领域,因而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犯罪,其犯罪结构十分复杂。市场经济运行领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动态领域,其中围绕商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形成的纷繁复杂的经济关系相互交织在一起,几乎囊括了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部门。而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证券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及科技市场等各种专业市场的建立,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变得更加多样化。在这样一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形形色色的经济犯罪大量滋生、蔓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点。

  5、智能性。经济犯罪的行为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很多人甚至具有丰富的经济、财税、贸易、会计或者法律方面的专门知识,具有长期从事经济活动的经验,在犯罪手段上,一般不直接使用暴力、不明火执仗、不具有攻击性,犯罪人往往以其专业知识或利用其职务便利,深思熟虑、精心策划,通过钻法律空子达到牟取非法经济利益之目的,因而经济犯罪在西方被称为“白领犯罪”。

  6、隐蔽性。经济犯罪并不像传统犯罪那样赤裸裸地违反社会公德和人们所熟知的行为规则,其行为人往往又是经济关系的一方当事人,使用的犯罪手段具有经济活动的性质,因而其犯罪不容易被公众所知晓,其社会危害性也不易被人们所认识。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经济犯罪的立案标准是根据不同的刑事罪名来进行确定的,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均有相关明确的规定。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有关经济犯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115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问
经济犯罪的立案标准
各种经济犯罪立案标准(数额规定)   虚报注册资本   1、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投资不足20万(50万的40%),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投资不足700万(1000万的70%)   2、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数额在100万元以上,股份有限公司虚报数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   3、虚报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 直接经济损失累计10-50万元以上的。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 发行数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   提供虚假财会报告 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妨害清算 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隐匿、销毁会计资料 资料涉及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 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   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 个人行贿1万元,单位20万元。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 国企背景,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为亲友非法牟利 国企背景,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 国企背景,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或占注册资本30%以上的。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案 直接经济损50万元。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案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   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案 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   走私假币案 二千元以上或者二百张(枚)以上。   伪造货币案 金额2000元以上或数量200张(枚)以上。   持有、使用、出售、购买、运输假币案 金额4000元以上。   高利转贷,套取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 个儿5万元,单位10万元。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个人20万、30户、损失10万元, 单位100万、150户,损失50万元。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 面额1万元、数量10张。   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   面额2000元。   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 面额5000元。   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 数额50万元   逃汇   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500万美元。   骗购外汇 50万美元。   集资诈骗案 个人10万元,单位50万元。   贷款诈骗案 1万元。   票据诈骗 个人5000元,单位10万元。   信用卡诈骗 冒用信用卡5000元,恶意透支5000元。   保险诈骗案 个人1万元,单位5万元。   偷税案 1万元,达到10%   逃避追缴欠税 1万元。   骗取出口退税 1万元。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