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劳动者未与用单位订立书面合同,但已在用人单位做了工,劳动者算不算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未与用单位订立书面合同,但已在用人单位做了工,劳动者算不算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纠纷
2019-08-18 23:25:52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书面合同的构成:
    1.约首。
    是指合同的序言部分,其中包括合同的名称、订约双方当事人的名称和地址(要求写明全称)。除此之外,在合同序言部分常常写明双方订立合同的意愿和执行合同的保证。
    该序言对双方均具约束力。因此,在规定该序言时,应慎加考虑。
    2.本文。
    这是合同的主体部分,具体列明各项交易的条件或条款,如品名、品质规格、数量、单价、包装、交货时间与地点、运输与保险条件、支付方式以及检验、索赔、不可抗力仲裁条款等。
    这些条款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3.约尾。
    一般列明合同的份数,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订约的时间和地点及生效的时间。我国的出口合同的订约地点一般都写在我国。
    有时,有的合同将“订约时间和地点”在约首订明。
  • 哪些证据可以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费的记录等也可以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详细内容,下面就由法律快车的编辑为您介绍。   哪些证据可以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1、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   
    2、缴纳各项费的记录;   
    3、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证件;   
    4、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5、考勤记录;   
    6、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
    1、
    2、
    4、5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如果用人单位不提供上述资料怎么办?   
    1、记载有劳动者名字的用人单位文件;   
    2、用人单位与其它单位签订的有本人签名的购销合同或其它类型合同;   
    3、工作中在第三方留存的有本人签名的资料;   
    4、录音、录像、照片。 要了解更多劳动法相关法律经验,请点击:劳动法
  • 有关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律规定:
    《劳动法》七十二条,基金来源,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劳动法》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退休;患病、负伤;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失业;生育。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三)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 讨薪确定劳动关系时间: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