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朋友在二013年1月自首,一三年11月定了集资诈骗罪,金额在240万左右,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判。怎么办

刑事辩护
2018-08-15 11:52:41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什么是集资诈骗罪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 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诈骗金额5万元以上的,法定刑3到10年有期徒刑;诈骗金额30万元以上的,法定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自首属于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量刑情节,具体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根据犯罪金额、手段、退赔、有无前科等综合确定。
  • 依据《刑法》,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并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和情节的行为。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单一犯罪客体(指侵犯金融管理秩序)不同,集资诈骗罪的犯罪客体属于复杂客体,它既侵犯了金融管理秩序,又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集资诈骗罪也是当前高发的一种非法集资类犯罪,是我们进行打击的重点。  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集资诈骗罪区别于其它非法集资类犯罪的主要因素。某种非法集资行为如果其主观目的是非法占有并且又采用了诈骗的方法,则即使其符合其它非法集资类犯罪的要件,也将被认定为集资诈骗罪。  《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集资诈骗罪中的“诈骗方法”是指行为人采取虚构集资用途,以虚假的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为诱饵,骗取集资款的手段;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  
    (1)携带集资款逃跑的;  
    (2)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3)使用集资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4)具有其他欺诈行为,拒不返还集资款,或者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将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归纳为:  
    (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  
    (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  
    (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5)抽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  根据《追诉标准》,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或者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依法予以刑事追诉。由于集资诈骗罪的主观恶性及社会危害性较大,对于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集资诈骗罪,最高可判处死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