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商家商品有问题,协商补发后一直不履行承诺

合同纠纷
2024-05-03 12:56:00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商家未履行承诺,可以看成是欺骗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商品享受假一赔十有效吗
    商家做出的商品假一赔十的说法是有效的。如果在商家购买了假一赔十的产品之后发现是假的,可以要求对方赔偿该商品价格的十倍赔偿,人民法院是会支持的,但是要出示一定的证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三条
    【其他行政部门的职责】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进行抽查检验,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检验结果。
    有关行政部门发现并认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责令经营者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
    第三十四条
    【司法、行政部门的处罚权】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惩处经营者在提供商品和服务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的职责】人民法院应当采取措施,方便消费者提起诉讼。
    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消费者权益争议,必须受理,及时审理。
  •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即与经营者协商,把所购买的商品或所得的服务退换、维修或作适当补偿,从而平息争议。
    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保存好所购商品包装盒、说明书等,尽量使之完整无损;
    二是要携带好商品的发票以作为购物凭证;
    三是可先打电话到商店交涉,约好时间后再前往;
    四是要实事求是,所提要求要合情合理合法;
    五是要注意态度,经营者肯退赔则退赔,万一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也不要吵闹,可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2、向消协投诉。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消费者在产生消费权益争议后,应分别按照不同情形向工商、物价、质量技术监督、检疫、卫生、农业、建设等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你好,建议及时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以起诉解决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