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用人单位能否对补用人实施罚款呢

行政纠纷
2024-03-04 11:12:46
共有4位律师解答
  • 一般按照合同约定,积极维权
  • 用人单位不可以对劳动者罚款。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无权对劳动者进行罚款。只有劳动者因为重大过失或主观故意给用人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部分或全部损失。
    举报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有哪些方法
    1、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2、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依法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等。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法律法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 用人单位无权对员工罚款,罚款属于行政权力。但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来弥补经济损失。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 用人单位不能够任意对员工进行罚款。但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部分来弥补其经济损失。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查看全部4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