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你好,我在一家公司担任管理,由于手下职工丢失一台仪器,现在不知谁弄丢失的,我已耳辞职,办理辞职手续,现在公司说仪器丢失一台(价值的16万),直接扣发我两月工资(两个管理人员,工资的8万,请问怎么解决!!!

劳动纠纷
2024-01-04 21:25:55
共有4位律师解答
  • 可以直接申请仲裁,要求支付
  • 法律分析: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或者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档案丢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劳动者的人事档案一旦丢失,往往只能补开就业关系证明,过去档案里存放的一些历史材料,包括奖励、处分和职称评定等原始材料已经无法补办。由此造成劳动者的损失,你可以起诉至法院,赔偿损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第二十条 涉及国家秘密的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密级的变更和解密,应当依照有关保守国家秘密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
    第二十一条 鉴定档案保存价值的原则、保管期限的标准以及销毁档案的程序和办法,由国家档案主管部门制定。
    禁止篡改、损毁、伪造档案。禁止擅自销毁档案。
    第二十二条 非国有企业、社会服务机构等单位和个人形成的档案,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所有者应当妥善保管。
    对保管条件不符合要求或者存在其他原因可能导致档案严重损毁和不安全的,省级以上档案主管部门可以给予帮助,或者经协商采取指定档案馆代为保管等确保档案完整和安全的措施;必要时,可以依法收购或者征购。
    前款所列档案,档案所有者可以向国家档案馆寄存或者转让。严禁出卖、赠送给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向国家捐献重要、珍贵档案的,国家档案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十三条 禁止买卖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资产转让时,转让有关档案的具体办法,由国家档案主管部门制定。
    档案复制件的交换、转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 法律分析:上班期间丢失东西的,要区分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如果只是一般过失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2、如果负有重大过失、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的,要赔偿货品实际价值的损失(应按进价赔偿,而不是按售价赔偿)。
    出现这种事件要先报警,在公安尚未侦查完毕前,可以不予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公司强扣工资,直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直接提起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当事人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如果仍不能解决,可以向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在劳动仲裁的部门查明事实后,可出具调解书或者判决书。法律依据: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
    单位强制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双倍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劳动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查看全部4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