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工作未满1个月提出辞职,公司要求等待一个星期,如果不来公司的话按旷工一天300来计算,旷工3天自动离职

劳动纠纷
2023-11-30 16:20:47
共有7位律师解答
  •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您在工作不满一个月后提出辞职,而公司要求您等待一个星期。如果您在这个等待期内不去公司上班,公司将按旷工一天300元的标准计算,连续旷工3天则会被自动离职。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查看您与公司签订的雇佣合同或劳动合同中的具体条款和规定。合同中通常会涉及到辞职和离职的程序以及相关的通知期限和违约责任。这些条款将决定您是否需要遵守公司的要求等待一个星期,并对旷工期间的薪酬扣除和自动离职做出规定。
    如果合同中确实存在上述规定,您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通知期限:确认您与公司约定的通知期限是多久。如果您提前辞职,需要根据合同规定的通知期限提前通知公司。如果您没有提前通知,公司可能有权要求您履行这个通知期限。
    旷工扣薪:核实公司对旷工期间的薪酬扣除标准是否合理。如果合同中确实规定了旷工期间的薪酬扣除,并且该规定在法律上是合法的,那么公司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扣除您的薪酬。
    自动离职规定:如果合同中确实规定了旷工连续达到一定天数后自动离职,您需要了解这个规定的具体条款和适用条件。如果您不希望被自动离职,可以考虑与公司协商解决或寻求法律咨询。
  • 你好具体说一下你的案子啊
  • 你好,你是咨询离职的案子
  • 现在啥情况可以协助你处理
  • 旷工15天或者连续3天以上算自动离职,具体如下:
    1、一般旷工十五天,或者连续旷工三天,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情形,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2、具体日期由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决定,法律和行政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过失性辞退的,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但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通过多种程序解决,具体如下:
    1、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达成协议;
    2、调解程序,不愿双方自行协商或达不成协议的,双方可自愿申请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对调解达成的协议自觉履行。
    调解不成的可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直接申请仲裁;
    3、投诉,劳动者在权益受到用人单位或非法职业中介机构等侵害时,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一条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旷工15天或者连续3天以上算自动离职,具体如下:
    1、一般旷工十五天,或者连续旷工三天,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情形,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2、具体日期由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决定,法律和行政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过失性辞退的,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但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通过多种程序解决,具体如下:
    1、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达成协议;
    2、调解程序,不愿双方自行协商或达不成协议的,双方可自愿申请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对调解达成的协议自觉履行。
    调解不成的可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直接申请仲裁;
    3、投诉,劳动者在权益受到用人单位或非法职业中介机构等侵害时,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一条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旷工15天或者连续3天以上算自动离职,具体如下:
    1、一般旷工十五天,或者连续旷工三天,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情形,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2、具体日期由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决定,法律和行政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过失性辞退的,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但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通过多种程序解决,具体如下:
    1、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达成协议;
    2、调解程序,不愿双方自行协商或达不成协议的,双方可自愿申请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对调解达成的协议自觉履行。
    调解不成的可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直接申请仲裁;
    3、投诉,劳动者在权益受到用人单位或非法职业中介机构等侵害时,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一条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查看全部7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