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您好,我是被公司违法辞退,公司愿意给N+1,但我主张2N,已经立案,请问如果败诉,我只能拿N的赔偿金吗?还是可以拿N+1的赔偿金?

劳动纠纷
2023-10-23 19:08:24
共有22位律师解答
  • 您好,公司突然裁员,不愿意给经济补偿金,不愿意给赔偿金,到底合不合理?
    裁员中,赔偿是 N+1 还是2N 标准,如何判定?
    其实,决定你获得经济补偿金还是赔偿金的标准很简单, 就是合法解除还是违法解除
  • 你好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87条规定,如果单位违法辞退员工的话,则需要按照经济补偿金的二倍来支付赔偿金。
  • 如果您坚持主张 2N 的赔偿金,并已经立案,那么如果最终败诉,您只能获得 N 的赔偿金。
  • 如果败诉就是没有支持赔偿的意思。如果担心败诉,建议委托处理,也需要进一步沟通。
  • 如果违法解雇的话,一年赔偿两个月的工资的
  • 你好,这边是民事纠纷吗,有没有协商调解
  • 你好,如果是违法辞退可以主张2n的赔偿
  • 你好,你这边立案了只能等法院去判了。
  • 请详细说明情况 我们好代为维权
  • 你好,是否已经签订了相关的合同呢
  • 您好,可以主张2N的,选择上诉
  • 您好,公司无故辞退是2N的工资
  • 有相关证据可以收集并提供
  • 你好在的,建议律师介入U
  • 您 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 被公司违法辞退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二倍经济补偿标准的赔偿金;若是劳动者因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等过错情形的,用人单位不用支付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
    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 公司违法辞退赔偿规定是按照经济补偿金的两倍来进行支付,如果劳动者是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违规制度被用人单位辞退的,用人单位不需要对劳动者进行经济补偿,但用人单位要承担举证的责任。
    依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法律分析:违法辞退员工劳动仲裁的判决应该是让用人单位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辞退的赔偿金。赔偿标准一般是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如果败诉根据裁决结果来
  • 你好 已经到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了吗
  • 请问您法律问题目前处理好了吗?是否还有相关疑问呢?
  • 得看仲裁委如何判决,败诉涵盖好多种因素。
查看全部22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