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现在都一直住在农村,现在我也大学毕业了,我想要给他们都买上养老保险,但是我对于这方面也不是很了解,所以想要咨询一下律师,农村养老保险怎么算?具体的标准是什么呢?希望律师能够解答,谢谢。

劳动纠纷
2018-11-27 10:10:48
共有5位律师解答
  •  《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您好!关于农村养老保险怎么计算的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目前国家规定的缴费档次有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
  •  养老保险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针对社保,一种是针对商保,商保一般在合同有明确的规定,可以让保险代理人帮忙计算,而社保就需要个人根据自身缴纳情况详细计算。  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保障水平与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养老保险与家庭赡养、土地保障以及社会救助等形式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自我保障为主,集体(含乡镇企业、事业单位)调剂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政府组织与农民自愿相结合。  农村养老保险计算方法公式为:月养老金待遇=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139。其中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同时农村养老保险计算方法中的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比较特别,很多人容易混淆,其实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是指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  在了解农村养老保险计算方法时,有一个概念我们要明确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因为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构成则是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等组成。同时,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因为每个年龄段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不一样的,笔者举例60周岁领取计算方法为:月领取养老金=0.008631526×存储额。
  • 我国的养老保险由四个层次(或部分)组成。第一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层次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第三层次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第四层次是商业养老保险。在这种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可称为第一层次,也是最高层次。
    基本养老保险以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为原则。它具有强制性、互济性和社会性。它的强制性体现在由国家立法并强制实行,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参加而不得违背;互济性体现在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统一使用、支付,使企业职工得到生活保障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社会性体现在养老保险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
  • 农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农村养老保险缴费由个人和集体补助构成。  1、个人缴费分为5档,每年缴费标准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  2、集体补助由其他经济组织提供资助。  3、政府补贴标准不应低于每人每年30元。  有条件的地区设定更高档次的缴费标准。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省根据国家要求以及农民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具体可咨询当地社保局。  2017农村社保办理  1、农村医疗保险办理  (1)乡、村干部上门集中收缴方式:农民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户口薄》到本村、组指定的地点办理参合登记,填写《参合人员缴费参合登记表》,经办人员审查,收缴农民个人参合资金,同时开具由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收款收据。  (2)村集体经济代缴方式:实行由村集体经济统一交纳参合资金。村负责人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登记册、户口登记册到乡镇新农合经办机构填写、汇总《参合人员缴费参合登记表》,经办人员审查,收缴农民个人参合资金,同时开具由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收款收据。  (3)农民主动到乡镇新农合经办机构缴纳方式:农民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户口薄》到乡镇新农合经办机构办理参合登记,填写《参合人员缴费参合登记表》,经办人员审查,收缴农民个人参合资金,同时开具由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收款收据。  2、农村养老保险办理  (1)参保登记:农民申请(填写参保登记表,提供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村级初审→乡(镇)审查并建立参保人基本信息数据库→县农保中心审核,建立参保信息库。  (2)保费缴纳:参保人保费每年定期存入“新农保联名卡(折)”→信用社代扣缴费→县农保中心确认到帐,建立个人账户。
查看全部5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