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百科

法律规定扣工资限4种情况

2018-03-02 11:16: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现在单位扣工资是常有的事,员工上班迟到早退扣工资,员工不服从岗位调换扣工资,只要单位提出扣工资的理由,那么员工似乎无法反驳。其实不是的,法律规定扣工资限4种情况,那么具体有哪几种?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

  劳动法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但是,用人单位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扣除劳动者工资。

  1、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2、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用人单位不能对劳动者进行罚款,但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规章制度等合法手段进行奖勤罚懒,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必要手段。但用人单位要慎用此项奖惩制度,并且要注意:

  一是规章制度要内容合法、程序合法,比如用人单位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要经职工讨论,要公示或者告知职工;

  二是内容应具有合理性,明显缺乏合理性的奖惩制度也会影响其合法性;

  三是不能违背其他法律法规,比如不能违背最低工资的有关规定,不得实施歧视。

  以上就是关于法律规定可以扣工资的情况,?如果发现所在单位扣工资不合理合法,可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辞职报告和辞职通知有什么区别?
离职通知和离职申请区别是用人单位的决定形式上存在差异。辞职申请书是劳动者将自己想辞职解除劳动合同的想法向用人单位提出报告或申请,以期用人单位作出批准答复的书面形式。而辞职通知书是劳动者将自己想辞职的想法通知用人单位,而无需用人单位同意的书面形式。辞职申请与辞职通知的界定一、辞职申请系请求权。在辞职申请的情况下,在期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实际上是劳动者在行使请求权,请求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同意,则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因系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则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仍然存在。依据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如前文所述,仅仅是单纯的辞去职务(董事长、总经理、部门负责人等职务),用人单位同意的话,则履行一下相关的程序即可,不同意的话那就继续担任该职务。二、辞职通知系形成权。(1)如果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则辞职通知到达用人单位30日,即产生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无论用人单位是否同意、是否批准,30天后劳动合同关系不再存续。因为解除权系形成权,一方作出即产生解除的法律效力。劳动者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期满即发生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2)如果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第一款的规定,则辞职通知到达用人单位即产生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无需用人单位同意,至于解除的理由是否成立,仅影响经济补偿金是否支付,不影响劳动合同的解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