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专辑

患者的权利

2022-06-02 16:28
找法网官方整理
患者的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公平医疗权、知情权、同意权、隐私权、医疗监督权等权利,其义务就是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和如实提供与疾病及诊疗相关的信息,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有权要求查阅复制病历资料,医院应当及时提供,医院没有尽到救治义务,导致患者严重损害的,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一、患者病人的权利与义务

每一位病员都是一位社会人,就医本身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因而病员在就医过程中也有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务。例如向医务人员正确叙述病情;执行医嘱,接受诊治;文明求医,尊重医务人员;遵守院规和公共秩序;注意个人道德行为,不提不合理要求等等。

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是指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纠纷,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的裁判或调解约束的利害关系人。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当事人即医患双方。当事人在民事诉讼的不同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在第一审程序中,当事人分别叫原告和被告;在每二审程序中,当事人分别叫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在执行程序中,当事人分别叫申请执行人和被申请执行人;在特别程序中,当事......

浏览全文 >
二、患者的举证责任
患者的举证责任和权利虽然医疗纠纷案件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但并不意味着患者具没有举证的权利和义务,而且有些证据必须由患者进行举证,患者的举证义务在于证明医疗伤害的结果存在。例如,患者应以门诊病历、医院的收费收据等证据来证明其确实在该院就诊过,以受到医疗伤害后的病例、鉴定结论等证据证明医疗伤害结果的存在。举证责任倒置只是将原来患者的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及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过错的举证义务转至医方身上,患者无须花费精力金钱去证明医方有过错,但这并无损于患者的举证权利,只要有确实的证据,患者依然可以提交给法院。特别是在医院举出全部都是有利于自己的证据时,作为原告的患......
浏览全文 >
三、患者知情权及医生的告知义务

医生与患者是有一定的关系,医生本着救死扶伤的心态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患者具有对自己病情的知情权,而医生也应当保证自己能够保守主患者的病情及其他的信息,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应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患者知情权包括三项内容:

1、病情了解权。

通俗的讲,病情了解权就是指患者有权力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信息,了解自身所患疾病的真实情况和发展趋势,医务人员不得隐瞒任何与病人健康有关的信息。但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1......

浏览全文 >
四、患者死亡引起的医疗纠纷处理有什么规定

一些较严重的病患往往很容易在治疗过程中死亡,这种情况也极为容易导致亲属与医疗机构产生纠纷,那么患者死亡引起的医疗纠纷处理有什么规定?医疗过失导致患者死亡是否会判刑?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患者死亡引起的医疗纠纷处理有什么规定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中规定:

1、患者死亡的,应当告知其近亲属有关尸检的规定。

2、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

......

浏览全文 >
五、发生医疗事故赔偿多少钱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如下: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

浏览全文 >
六、医疗事故发生的原因

1.人的因素规章制度不健全,职责划分不明确,部门之间、个人之间对工作互相推诿、扯皮,造成医疗事故。思想重视程度低,不按技术操作规程工作,违章操作是造成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精神因素,如医护人员情绪过度兴奋或压抑时,都会造成注意力难以集中,自身控制失常,导致差错和事故发生。医疗技术水平低下,经验不足、技术能力差、缺乏协调能力者易发生事故,这一点在进修、实习大夫中表现尤为突出。有功能性缺陷或传染性疾病者,如色盲等,在特殊岗位上也容易造成医疗事故。明知自己业务水平低,不足以处理疑难或危重病人,但为逞能好胜、炫耀个人,未向......

浏览全文 >
七、医疗事故诉讼有期限吗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

医疗事故其他期限规定: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

浏览全文 >
八、患者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时间

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的时间

我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患者及其家属从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生命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申请。

这个规定与我国诉讼法规定的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是相同的。法律这样规定的原因就是为了使医疗事故鉴定与医疗纠纷诉讼在时间上相衔接。不至于使鉴定与诉讼时间脱节,使卫生行政部门与法院都可以更有效率的处理医疗纠纷案件。

因此,患者及其家属在明确主动自己的人身权利受到侵害时起,就应当及时做出决定,......

浏览全文 >
九、医疗事故怎么处理
一、医疗事故怎么处理

1、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

2、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当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15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其中尸检的申请,则应当在病员死亡后48小时内提出,由所在地卫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门进行。

3、医疗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对区、县或医科大学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

浏览全文 >
声明:找法网对文章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