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再审与二审区别

2021-07-14 14:24
找法网官方整理
行政诉讼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行政诉讼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法院判决一般都是二审生效,二审程序作出后,败诉方当事人就要按照判决的内容执行判决。但是,如果出现了法定的情况,如适用法律错误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那么,行政诉讼再审与二审区别是什么呢?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有关内容。

  一、行政诉讼再审与二审区别

  二审是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的判决而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程序,一般二审时一审的判决书没有生效。

  再审是原法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认为判决结果有错误或者有法律规定的情形出现,就做出再审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或者直接审理的程序,再审时判决书已生效。

  再审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确有错误的案件进行重新审理的活动。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度,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或抗诉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做出的判决、裁定,以及第二审人民法院做出的判决、裁定,都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裁判一旦生效,诉讼即告终结。因此,再审不是诉讼的必经程序,进入再审程序必须符合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条件。

  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因此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所作的裁定或判决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二审程序又被称为上诉审、终审程序。二审不是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如果当事人在一审中已达成调解或在上诉期内没有上诉的,那么一审裁判就发生效力。需要注意的是,二审的裁定或者判决一经做出,就发生了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对其再提出上诉。

 行政诉讼再审与二审区别 

  二、行政诉讼再审条件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确有错误的;

  (二)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未经质证或者系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五)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六)原判决、裁定遗漏诉讼请求的;

  (七)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八)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三、提起再审程序的程序是怎样的?

  (1)原审人民法院院长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必须报经审判委员会决定。

  (2)上级人民法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既可以自己审理,也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3)人民检察院进行抗诉,应当符合《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法律的规定。

  (4)对当事人的申诉,人民法院应当充分重视,应当对申诉事实和理由进行审查,以便发现原审裁判是否确有错误,决定是否提起再审。

  当事人的申诉,一般应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诉既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但原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人民法院对申诉人的答复,也应当使用书面形式进行,但只能以通知的方式,而不能使用裁定。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行政诉讼再审与二审区别的相关内容。通常情况来说,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申请二审,法院二审审理做出判决后,当事人不能进行上诉,但是可以申请再审,如果您对行政诉讼再审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行政诉讼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599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行政诉讼律师团,我在行政诉讼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