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时效中断规定

2021-04-08 12: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行政诉讼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行政诉讼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行政诉讼是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有时效限制的,而且有时候还可能会出现时效中断的情况,关于这一点,我们国家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都是有据可查的,那么行政诉讼时效中断规定?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你介绍相关内容。

  一、行政诉讼时效中断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行政诉讼时效中断规定

  二、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有哪些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由人民法院决定。

  三、行政诉讼时效分为哪些

  1、普通诉讼时效

  (1)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3个月。(《行政诉讼法》第39条)

  (2)经复议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15日。(《行政诉讼法》第38条第2款)

  2、特殊诉讼时效

  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特殊诉讼时效,比如30日(森林法)。

  3、最长诉讼时效

  (1)是行政相对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但未被告知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为2年。

  (2)是行政相对人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涉及不动产的为20年,其他的5年。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行政诉讼时效中断规定的相关内容。其实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通过协商解决的,如果非要走诉讼这条路的话,事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时间可能会比较长,要耗费很多的精力,最后的结果可能还不尽人意。

行政诉讼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079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行政诉讼律师团,我在行政诉讼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