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案件判决后执行期限

2021-05-24 15: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执行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执行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虽然人民法院所作出的判决是一直有效的,但是判决执行的时间则是有期限的,如果在法定期限内仍没有申请执行,那么则丧失执行的权利。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案件判决后执行期限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案件判决后执行期限

  法院判决后,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在下面三种时间段前到法院申请执行。

  1、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2、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比如抚养费案件,大多数抚养费是以分期履行的方式。

  3、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注意,申请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时效中止、时效中断等情形。

案件判决后执行期限

  二、到法院申请执行流程是怎样

  1、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当事人没有履行判决书的内容,那么另一方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

  2、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执行进行审核,受理当事人执行申请。

  3、法院收到申请执行书后,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责令被执行人履行法院判决书确定的义务,或者向法院报告财产情况。

  4、财产调查,通过申请人提供的财产线索、被执行人限期报告财产、网络查控系统财产调查等方式。

  5、法院对被执行人采取执行措施,比如划扣、冻结、拘传、搜查、评估、审计、拍卖变卖、扣留提取、查封扣押、强制迁出、公告悬赏等。

  6、被执行人惩戒措施,比如限制出境、罚款、拘留、上失信名单、限制消费、拒不执行裁判罪。

  7、发放执行款物。法院通过申请执行人领取和执行款发放工作、

  8、申请执行案件进行接结案,比如执行完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终结执行、销案、不予执行和驳回申请。

  三、执行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期限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第二百四十条 执行通知与强制执行

  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案件判决下达之后,如果败诉方在法定情形内不履行判决内容的,那么胜诉方就必须在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案件判决后执行期限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执行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486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执行律师团,我在执行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