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质疑保险理赔“一次性赔偿结案”

2022-05-23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保险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保险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案情简介]最近《中国法院网》刊登了一则关于保险理赔“一次性赔偿结案”的案例,主要内容为:丁某家住泰兴市横垛镇,靠驾驶拖拉机运输为生。2001年3月27日,丁某向中国人
[案情简介]最近《 中国法院网》刊登了一则关于保险理赔“一次性赔偿结案”的案例,主要内容为:丁某家住泰兴市横垛镇,靠驾驶拖拉机运输为生。2001年3月27日,丁某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泰兴市支公司投保一份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赔偿限额为10万元,保险费为260元,保险合同第十七条约定:第三者责任事故赔偿后,对受害者的任何赔偿费用的增加,保险人不再负责。2001年11月2日,丁某驾驶拖拉机与王某相撞,致坐在摩托车后座上的李某受伤,后李某诉至法院,要求丁某赔偿损失。法院于2002年3月18日判决丁某赔偿李某医疗费等损失3267元,丁某按法院判决的数额赔偿后,保险公司按合同的约定进行了理赔,丁某在保险公司的赔款收据上加盖了私章,该收据上载明:“你公司对该出险案的一切赔偿责任业已终了”。其后交通事故受害者李某又因二次手术费用等损失再次向法院起诉,法院于2003年9月10日判决丁某赔偿李某二次手术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合计10501元。丁某遂再次向保险公司要求理赔,但遭到拒绝,丁某于2003年10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保险公司赔偿保险金。法院审理后认为,保险公司按照与丁某所签订的保险合同的约定已经理赔了第三者责任险,根据保险合同第十七条的约定,对第三者责任险实行一次赔偿终了的原则,丁某要求保险公司二次理赔没有合同依据。《保险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其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不能确定的,应当根据已有证明和资料可以确定的最低数额先予支付”,而丁某在第一次要求保险公司理赔时其主张的数额是确定的,并非不能确定,故丁某以此规定要求二次理赔没有法律依据。同时,丁某在第一次要求理赔时在保险公司的赔款收据上盖章,确认 “对该出险案的一切赔偿责任业已终了”,据此,其再次要求理赔亦无道理,因此泰兴市》第39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法》第40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我国任何保险法律都没有赋予保险人对保险案件可以“一次性赔偿结案”,所以保险人单方面印在赔款收据上“你公司对该出险案的一切赔偿责任业已终了”属于无效约定,应当归于无效。由此可见,保险人在出具的赔款收据上载明的“一次性赔偿结案”的内容不仅严重违反了公平原则,而且排除了被保险人的主要权利(受保险合同保障的索赔请求权),从法律上而言属于无效约定。

  三、 “一次性赔偿结案”违背了保险理赔的基本原理。在保险理赔中有两种索赔基础,一种是“期内发生式”;一种是“期内索赔式”。而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采取的是“期内发生式”,其基本涵义是以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限之内作为保险人承担责任的基础,即只要保险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限内,保险人就根据相关保险法律规定和保险合同约定来履行赔偿责任,可见既然“另行起诉”是发生在保险期限内的事故,并且是依据法律规定来处理同一次保险事故的后继事项,此时保险人应当明确告知被保险人可以要求行使“先行赔付权”,而不能单方面采取“一次性赔偿结案”的做法,从而避免被保险人丧失后续的索赔请求权(即被保险人对“另行起诉”损害赔偿的再次索赔请求权),切实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保险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550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保险法律师团,我在保险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