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怎么认定是逃逸罪

2024-06-10 15: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如何认定逃逸罪?本文将详细解析肇事逃逸的具体情形,包括逃离现场、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等。同时,还将探讨存在肇事逃逸嫌疑的行为,以及哪些情形不构成肇事逃逸。

  一、怎么认定是逃逸罪

  要认定逃逸罪,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肇事逃逸。根据相关规定,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认定为肇事逃逸:

  1.交通事故当事人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却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因此驾车驶离事故现场;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

  这些都是被认定为肇事逃逸的具体情形,对于违反这些规定的行为人,将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存在肇事逃逸嫌疑

  除了明确认定肇事逃逸的情形外,还有一些行为虽然不构成肇事逃逸,但存在肇事逃逸的嫌疑。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情况。

  2.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后,如果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情况,也不构成肇事逃逸。

  3.如果当事人离开现场后未能及时报案,或者未能留下真实信息,那么也有可能被怀疑为肇事逃逸。

  因此,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尽快报案、配合调查,并留下真实信息。如果存在任何肇事逃逸的嫌疑,将会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

怎么认定是逃逸罪

  三、确立非肇事逃逸情形

  为了明确哪些行为不构成肇事逃逸,交管部门还规定了一些非肇事逃逸的情形。这些情形包括:

  1.交通事故当事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

  2.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并留下真实信息,在商定时间内返回;

  3.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

  4.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5.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

  除了肇事逃逸,还有哪些交通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欢迎在找法网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会为您一一解答。同时,也请大家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交通环境。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574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