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专利侵权抗辩理由有哪些

2024-05-25 03: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侵权责任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侵权责任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专利侵权抗辩理由多样,包括专利无效、非生产经营目的、禁止反悔等。了解这些理由及其法律依据,对处理专利侵权纠纷至关重要。侵权者还可能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一、专利侵权抗辩理由有哪些

  专利侵权抗辩理由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专利无效抗辩:在答辩期内向国家专利复审委请求宣告专利无效,同时请求法院中止案件审理。

  2.非生产经营目的抗辩:根据《专利法》第11条规定,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是构成侵犯专利权的必要条件,因此,非生产经营目的的行为不构成专利侵权。

  3.禁止反悔原则抗辩: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在专利申请或维持专利权有效过程中所放弃的内容,不能再纳入专利保护范围。

  4.捐献规则抗辩:专利权人未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方案,视为已捐献给社会,不得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主张属于专利保护范围。

  5.现有技术抗辩:被控侵权人能够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设计属于专利申请日前已公开的现有技术或设计的,不构成专利侵权。

  6.先用权抗辩: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已做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构成专利侵权。

  7.合同许可抗辩:使用专利技术已得到专利权人的许可。

  8.诉讼时效抗辩:专利权人在超过诉讼时效后才起诉的,被控侵权人可以提出诉讼时效抗辩。

  9.合法来源抗辩: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依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抗辩理由及法律依据

  各种抗辩理由都有其相应的法律依据。

  1.非生产经营目的抗辩的依据是《专利法》第11条,该条规定了侵犯专利权的必要条件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2.禁止反悔原则抗辩和捐献规则抗辩的依据则是专利法中的相关原则,即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在专利申请或维持专利权有效过程中放弃的内容,不能再纳入专利保护范围。

  3.现有技术抗辩和先用权抗辩的依据则是《专利法》中关于不侵犯专利权的情形。

  4.合同许可抗辩的依据则是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5.诉讼时效抗辩的依据则是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6.合法来源抗辩的依据则是《专利法》中关于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专利侵权抗辩理由有哪些

  三、专利侵权法律责任

  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

  1.行政责任: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2.民事责任: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和消除影响的民事责任。

  3.刑事责任:依照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了解了专利侵权抗辩理由后,你是否对如何保护自己的专利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找法网上,我们为你提供更多专业建议和帮助。

侵权责任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852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侵权责任法律师团,我在侵权责任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