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什么情况下刑事案件会有第二审程序

2024-05-27 03: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刑事案件何时进入第二审程序?上诉和抗诉如何影响判决?本文详细解读了第二审程序的启动时机、与审判监督程序的区别,以及启动方式。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刑事诉讼流程。

  一、什么情况下刑事案件会有第二审程序

  1.刑事案件进入第二审程序,通常发生在被判刑人不服第一审判决或裁定的情况下。

  2.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刑人有权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形式。

  3.法律并未对上诉的条件作出限制,强调了上诉权的不可剥夺性。

  4.只要在法定期限内,即便没有任何理由,上诉依然成立。

  5.需要注意的是,判决的上诉期限为十日,裁定的上诉期限为五日。若在此期间未提起上诉,判决或裁定将自动生效。

  二、二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的区别

  1.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在目的上都是为了纠正错误的判决和裁定,但两者在性质和操作上存在显著差异。

  2.二审程序被视为普通程序,主要审理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判决和裁定。

  3.审判监督程序则是一种特殊程序,其审理对象主要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包括已过法定期限未上诉的判决和裁定,以及正在执行或已执行完毕的判决和裁定。

  4.在提起程序的主体上,二审程序可由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被告人同意的近亲属、辩护人以及同级人民检察院等提出。

  5.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主体则更为广泛,包括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提起申诉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

  6.两者在提起理由、期限、审理法院以及量刑原则上也有明显不同。

  7.审判监督程序对提起理由有严格的限制,需经过有权机关认真审查,并具备较充分的根据和理由。

  8.二审程序则只要有合法的上诉或抗诉即可启动。在提起期限上,审判监督程序一般没有法定期限限制,而二审程序则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

  9.审理法院方面,有权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案件的法院更为灵活,既可以是原审法院,也可以是上级法院。

  10.在量刑原则上,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相当于重新审理,量刑可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调整。

  11.二审程序则遵循上诉不加刑原则,即只能维持原判或减轻刑罚,不能加重刑罚。

什么情况下刑事案件会有第二审程序

  三、如何启动第二审程序

  启动第二审程序通常涉及两个主要途径:上诉和抗诉。

  1.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被告人同意的近亲属、辩护人以及同级人民检察院等,在法定期限内可以提出上诉或抗诉。

  2.若对第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服,可以在规定的上诉期限内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

  3.一旦上诉或抗诉被接受,第二审程序便正式启动。

  4.在此过程中,法院将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并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相应的判决或裁定。

  你对第二审程序还有什么疑问吗?找法网在这里为你提供全面的法律咨询服务,快来提问吧,我们将为你一一解答。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818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