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不执行法院判决有什么后果

2024-05-27 05: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不执行法院判决后果严重!法院可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包括拍卖财产、冻结账户等。拒不执行者还可能被拘留、罚款,甚至构成犯罪。了解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和民事案件判决执行期限。

  一、不执行法院判决有什么后果

  不执行法院判决将会产生严重的法律后果。

  1.法院有权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对个人的财产进行拍卖、变卖、扣押,冻结银行账户,甚至查封住宅等。

  2.如果拒不执行,法院可以处以15日以下拘留和1000元以下罚款,且这一处罚可以重复适用。

  3.如果拒不执行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情节达到一定程度,将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依法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4.即使经过上述处罚,行为人仍需承担赔偿责任,除非其永远无财产可供执行。

  5.若只是暂时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会中止执行,待行为人有财产可执行时,再恢复执行。

  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1.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如有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等行为,人民法院可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2.若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对于单位有上述行为之一的,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罚款、拘留;若构成犯罪,同样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不执行法院判决有什么后果

  三、民事案件判决执行期限

  民事案件中的判决执行期限有明确规定。

  1.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五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

  2.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若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则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若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则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算。

  3.申请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必须遵守这一法定期限,否则将丧失申请执行的权利。

  4.关于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根据以往的规定,双方或一方当事人是个人的为1年;双方是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为6个月。

  5.这一期限同样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限的最后1日起算,若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则从规定每次履行期限的最后1日起算。

  6.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7.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后,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你对民事案件执行有疑问吗?或者你有过相关经历吗?快来找法网,分享你的故事,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899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