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最新探视权的规定是什么

2024-05-30 17: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婚姻家庭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离婚后如何行使探视权?新规定明确了探视权的方式、时间,并考虑了子女年龄因素。如何协议探视安排?若协议不成,人民法院将如何判决?本文将详细解读最新探视权规定,帮助您了解权利与义务。

  一、最新探视权的规定是什么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2.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对探望权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

  包括人民法院在离婚判决中未涉及探望权时的处理、探望权中止的情形以及拒不协助探望权的强制措施等。这些规定共同构成了我国法律对探视权的最新规定。

  二、探视权的方式和时间

  1.探视权的方式和时间是离婚后父母与子女关系中的重要内容。

  2.根据规定,探视权的行使方式和时间首先由当事人协议确定,如果协议不成,则由人民法院判决。

  3.探视权的方式主要包括探望性探望和逗留性探望两种。

  (1)探望性探望是指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到对方家中或者指定的地点进行探望;

  (2)而逗留性探望则是指一种较长时间的探望,探望权人可在约定或法院判定的探望时间内,由探望权人领走并按时送回未成年子女。

最新探视权的规定是什么

  三、不同年龄的探视方式

  探视权的行使还需要考虑到子女的年龄因素。

  1.对于零至三周岁的幼儿,由于他们身体、智力等诸方面受环境的影响较大,无生活自理能力,因此适用探望性探望较为适宜。

  2.而对于三至八周岁的子女,由于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探望性探望和逗留性探望的方式均可适用。

  3.对于八至十八周岁的未成年子女,由于他们已具备相当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因此在决定探望权问题时应征求子女的意见,探望权的行使也应在征得其子女同意的情况下实施。

  总之,探视权是离婚后父母与子女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其行使需要遵守法律规定,并考虑到子女的年龄和实际情况。

  同时,双方应该积极沟通协商,以达成合理的探视安排,确保子女能够得到充分的关爱和陪伴。

  探视权不仅是法律赋予的权利,更是对子女的关爱与陪伴。在行使探视权时,请遵守法律规定,尊重子女的感受。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法律建议,欢迎在找法网上提问,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解答。

婚姻家庭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157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婚姻家庭律师团,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