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上说不予退款是否还能退

2024-05-23 12: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合同上说不予退款就真不能退了吗?答案并非如此简单。无权代理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状态又是怎样的?本文为您一一解析,助您维护合法权益。

  一、合同上说不予退款是否还能退

  合同上明确标注不予退款的情况下,是否能退款取决于合同的具体内容和法律规定。

  1.合同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体现,如果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不予退款,并且这一约定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这一约定就是合法有效的。

  2.在签订合同时,特别是采用格式条款订立的合同,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有责任确保合同条款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1)他们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

  (2)如果对方要求,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还有义务对该条款进行说明。

  3.即使合同中有不予退款的约定,如果在实际履行过程中出现了特殊情况,例如合同存在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等情形,受损方仍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

  二、无权代理合同的效力

  1.无权代理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这意味着,无权代理的合同在未经被代理人追认之前,对被代理人不具有法律效力,而是由行为人个人承担责任。

  2.无权代理的合同是指无代理权的人代理他人从事民事行为,与相对人签订的合同。

  3.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4.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定期限内予以追认,如果被代理人未作表示,则视为拒绝追认。

  5.在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权撤销该行为。如果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

合同上说不予退款是否还能退

  三、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状态

  1.效力待定合同不属于有效合同。它是一种特殊效力的合同,虽然合同已经成立,但是需要等待他人行使追认权后才能确定合同的效力。

  2.在追认权行使之前,合同的效力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既不是有效合同,也不是无效合同。

  3.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有效的。

  4.如果实施的是其他民事法律行为,则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者追认后才能有效。

  5.在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权撤销该行为。如果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则视为拒绝追认。

  综上所述,对于合同上说不予退款是否还能退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合同的具体内容和法律规定来判断。

  你是否遇到过类似的合同问题?在签订合同时,你是否留意过不予退款的条款?欢迎在找法网留言分享你的经历,我们将为你提供更多法律建议。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632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大家都在问
合同上似乎说不能退款,能退款吗?
法律分析:1.根据合同条款,走退款流程,一般和学员对接的是业务员,业务员会为了自己的提成不被退回而拒绝退款,可以尝试找教育机构的客服联系电话。做更效率一点是直接红盾找教育机构的工商局公示电话。2.如果以上方法教育机构还是拒绝退款,你可以和相关机构投诉。相关的机构有媒体、法律相关援助、政府职能部门。详细的叙述你不被退款的过程以及你被机构拒绝的次数,如果可以出示你被拒绝的证据:电话录音、录像、聊天记录皆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八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应当依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第五十六条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经营者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网 在线
7x24小时在线 平均5分钟响应
继续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