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关于合同不成立规定是什么

2024-05-23 07: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本文深入解读了《民法典》中关于合同不成立、合同无效的情形以及合同不成立的法律后果的相关规定。如果你对合同的法律效力有疑惑,不妨跟随法律小助手找法网一同探索,了解合同法的奥秘。

  一、关于合同不成立规定是什么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不成立主要涉及到合同订立的各个环节,包括合同订立的主体、过程和内容等。

  1.在合同订立的主体方面,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由于他们缺乏完全的辨识能力和行为能力,因此这类合同通常被视为不成立。

  2.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如果合同双方存在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行为,导致合同内容并非双方真实意思表示,那么这样的合同也是不成立的。

  3.如果合同的内容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合同的内容存在歧义、不明确,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无法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那么这样的合同也是不成立的。

  二、合同无效的具体情形

  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涉及到合同的内容和合同签订方的行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

  1.当事人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中有非法的内容;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4.违背公序良俗;

  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等。

  此外,如果合同中存在格式条款,而这些格式条款存在免除或减轻对方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等情形,那么这些格式条款也是无效的。

  同时,如果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存在造成对方人身损害或故意、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情形,那么这些免责条款也是无效的。

关于合同不成立规定是什么

  三、合同不成立的法律后果

  1.合同不成立因没有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为前提,故不存在履行合同的责任,更不存在违约责任。但在债权法上当事人间并非不产生任何权利义务关系。

  2.《民法典》规定,如果一方在合同订立中或合同成立后、生效前的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导致合同不成立、不生效、或生效后被撤销、或被宣告无效,从而给对方造成损害的,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3.缔约过失责任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泄露或不正当使用商业秘密等。

  4.如果由于一方当事人的过失导致合同不能成立,那么该当事人就构成了缔约过失,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民法典的世界纷繁复杂,你是否还有其他疑问?快来找法网,我们为你解答每一个法律难题,让法律知识触手可及!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563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