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什么样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益

合同纠纷
2023-09-28 00:36:26
共有5位律师解答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律师提醒,合同无效并非不产生任何法律效果,合同被确认无效,还会产生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追缴财产等效力。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

  • 一、什么情况下合同没有法律效力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
    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二、什么情况下可以变更合同
    可以变更合同的情况如下:
    1、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
    有的合同是为当事人一方的利益而设立的=也有一些合同的某些条款是专为当事人一方利益约定的。由于在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放弃自己应得的利益,因此,对于这些合同,如果当事人一方在订立合同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再需要合同为其带来利益,则可以变更合同;
    2、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的,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当事人双方在进行协商时,意思表示必须是明确的,而不能是模糊的,否则,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的为未变更。
  • 下列情况下合同没有法律效力:
    1、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一、什么情况下合同没有效力
    1、以下条件下订立的合同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2)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4)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五百零五条
    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的效力,应当依照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第三节和本编的有关规定确定,不得仅以超越经营范围确认合同无效。
    二、合同违约诉讼流程是什么
    合同违约,一般的诉讼流程如下:
    1、一方当事人撰写起诉状,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人民法院受理后,如果符合起诉条件,作出立案决定;
    3、人民法院将起诉状副本送达给被告;
    4、开庭前三天通知当事人;
    5、参加庭审。
查看全部5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