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怎么样确定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

2024-02-28 02: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行政诉讼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行政诉讼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确定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的情形有行为人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不服的,应当在被告所在地或原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辖等。确定行政诉讼地狱管辖后,提起诉讼的条件是被告明确、原告主体适格等。

  一、怎么样确定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

  确定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的方法是:

  1.应当到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起诉,或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起诉;

  2.由高级人民法院确定管辖;

  3.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或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4.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行政诉讼法》第十八条【一般地域管辖和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二、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确定后起诉的条件

  1.原告资格:原告必须是与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这意味着原告的主观认识虽然是主观性的,但它需要建立在客观上存在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能性之上。

  2.明确被告:被告必须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非行政主体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3.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原告需要根据自己的诉讼请求选择相应的诉讼类型,如撤销之诉、限期履行之诉、变更之诉或确认之诉。此外,原告需要有确凿的事实根据支持其诉讼请求

  4.受案范围和管辖:原告提出的请求应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范围,并且应由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原告请求保护的权益不在人民法院行政审判权的范围内,那么即使满足了其他条件,也不能提起诉讼。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

  三、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的区别

  找法网提醒您,两者的区别在于:

  1.级别管辖是从纵向来划分的,地域管辖是从横向来划分的;

  2.级别管辖是根据案件性质进行确定的,地域管辖是根据案件的当事人进行确定的;

  3.级别管辖应当涉及不同级别的人民法院,我国目前的人民法院分为四级,包括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而地域管辖涉及同级人民法院的不同区域,一般按照被告住所地确定地域管辖,存在其他特殊情况的,也可以按照其他的标准确定管辖的人民法院。

行政诉讼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870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行政诉讼律师团,我在行政诉讼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