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起诉开庭流程详细步骤是什么

2024-06-21 01: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执行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执行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起诉开庭流程详细步骤是审理前的准备、庭审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评议等。起诉开庭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的六个月内宣判结果,起诉开庭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的三个月内宣判结果。

  一、起诉开庭流程详细步骤是什么

  1.审理前的准备。法院受理案件后,到开庭审理前,所进行的各项准备活动,主要包括送达诉状副本、调查收集证据、通知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与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开庭时间、地点等活动。这是以后审理工作的基础。

  2.庭审准备。指开庭当日正式开庭审判时所做的准备,主要内容是由法庭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宣布案由;宣布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名单;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

  3.法庭调查。法庭调查的目的,是审查核实证,查清案件事实,为法院裁判作基础。

  4.法庭辩论。法庭调查结案,便进入法庭辩论阶段。其顺序,在刑事案件中,为公诉或自诉人发言;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人自己辩护;辩护人辩护;控辩双方进行辩论。

  5.法庭评议。法庭辩论结束后,刑事公诉案件的,马上转入法庭评议,即由合议庭根据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的情况,对案件事实、情节、证据及其法律适用进行评议表决。如果是刑事自诉案件或民事商案件,在进入法庭辩论前法庭还可以在当事人之间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再进行评议。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6.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合议庭开庭审理且评议后,应当作出判决,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由合议庭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

  7.宣告判决。任何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判决可能在法庭评议之后当庭宣告,也可能另行定期宣传。刑事案件当庭宣判的应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其他案件当庭宣判的,应在十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应当在宣告判决后立即送达判决书。

  二、起诉开庭多久宣判结果

  1.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2.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起诉开庭

  三、起诉开庭的注意事项

  找法网提醒您,起诉开庭的注意事项:

  1.准时出庭:牢记开庭时间,勿迟到,尽量提前十五分钟到达法庭。若原告无故不到庭,按照撤诉处理;被告不到庭,缺席判决。若确有正当事由不能到庭,需要开庭前提前向法官申请延期。

  2.携带证据原件:开庭时必须携带证据原件、原物和原始载体(录音和视频资料类)。在庭审中的举证质证阶段,必须要出具“证据原件”,若无原件,可能要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3.身份证明:开庭时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必须携带身份证原件。非律师的诉讼代理人应携带委托授权书和身份证复印件。

  4.遵守法庭规则:诉讼参与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维护法庭秩序,不得喧哗、吵闹。诉讼参与人发言、陈述和辩论,必须经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许可。

  5.注意着装:出庭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应当衣着整洁。

  6.书记员的作用:法庭上有一个很关键的人——书记员,虽然不能决定庭审的结果,但TA的庭审笔录却是后续法官思考案件的重要材料。所以,说话慢一点,声音大一点,吐字清晰一点,每个长句说完适当停顿给人家留出记录时间。

  7.充分准备:在庭审过程中要充分展示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和逻辑链条,这样才能在庭审中占据有利地位。

  8.保持冷静:在庭审过程中保持冷静,不要与对方发生争执或情绪激动,以免影响自己的判断和表现。

  9.尊重法官:在整个庭审过程中尊重法官的权威和判断,遵守法庭程序和规定,不要随意打断法官的询问或提出无理的要求。

  10.配合庭审:按照法官的要求提供证据或回答问题,配合法官的庭审节奏和程序,不要拖延或抗拒。

  11.认真听取判决:在法官宣读判决时要认真听取并理解判决的内容和含义,如有异议可以及时提出上诉或申请再审。

执行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283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执行律师团,我在执行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