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有哪些区别

2024-06-27 21: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故意伤害与寻衅滋事的区别是两者的主观方面不相同、行为对象不相同、所侵害的客体不相同等。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是,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故意,侵犯的客体是他人是身体权等。

  一、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有哪些区别

  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的区别如下:

  1.主观方面。寻衅滋事罪不具有伤害他人的身体健康的目的。而故意伤害罪主观上必须要有伤害的故意;

  2.行为对象。寻衅滋事罪侵害的对象往往是不特定的人。而故意伤害的对象一般是有特定关系的人;

  3.客观行为。寻衅滋事罪对他人的身体伤害是无理由的。而故意伤害行为是故意实施的;

  4.侵害的客体。两罪保护的法益是不同的,寻衅滋事罪以侵害社会公共秩序为主要特征。而故意伤害罪侵害的客体具有单一性。

  5.损害结果。寻衅滋事一般致使被害人轻伤以下后果,也能构成寻衅滋事罪。而故意伤害罪要致人轻伤的,才构成故意伤害罪。

  二、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找法网提醒您,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有: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

  2.客观要件。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3.主体要件。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事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4.主观要件。行为人在犯故意伤害罪的时候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的。

故意伤害寻衅滋事

  三、故意伤害罪的加重情节有哪些

  1.对于累犯,应当综合考虑前后罪的性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至再犯罪时间的长短以及前后罪罪行轻重等情况,增加基准刑的10%-40%,一般不少于3个月。

  2.对于有前科的,综合考虑前科的性质、时间间隔长短、次数、处罚轻重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前科犯罪为过失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的除外。

  3.对于犯罪对象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弱势人员的,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犯罪的严重程度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4.对于在重大自然灾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故意犯罪的,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979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