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法律事实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2024-01-25 10: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劳动法律事实的分类依据是行为人所处的地位、行为人实施的目的、性质和职责的不同等。证明劳动法律事实存在的方法有工资支付凭证或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等。

  一、劳动法律事实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按照行为人所处的地位和实施的目的、性质和职责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劳动法律行为、劳动行政管理行为、劳动争议仲裁行为和劳动司法行为。

  二、怎么证明劳动法律事实的存在

  找法网提醒您,如下证明劳动法律事实的存在: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考勤记录;

  4.其他劳动者的证言;

  5.法律规定的其他凭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劳动法律事实

  三、劳动法律事实的特征

  1.复杂性。事实劳动关系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涉及面广、人数众多;

  2.特殊性。事实劳动关系与非法劳动关系有着主体、内容、保护手段等方面的本质区别;

  3.合法性。事实劳动关系依照现行法律的规定属于有效的劳动关系,具有合法性;

  4.隐匿性。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只有在事实劳动关系引发时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663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