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诽谤与侮辱的法律界限在哪里

2024-01-07 21: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诽谤与侮辱的法律界限主要体现在两者侵害方式不同、使用手段不同等方面。侮辱罪构成要件主要包括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是故意、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一、诽谤与侮辱的法律界限在哪里

  诽谤与侮辱的法律界限如下:

  1.诽谤罪的方法只能是口头或文字的,不可能是暴力的;侮辱罪的方法既可以是口头、文字的,也可以是暴力的;

  2.诽谤罪必须有捏造并散布有损于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的行为;侮辱罪既可以不用具体事实,也可以用真实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两者方式不同,侮辱不是用捏造的方式进行,而诽谤则必须是捏造事实;

  4.两者手段不同,侮辱含暴力侮辱行为,而诽谤则不使用暴力手段;

  5.侮辱往往是当着被害人的面进行的,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的。

  二、侮辱罪构成要件

  找法网提醒您,侮辱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是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本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非单位。侮辱法人以及其他团体、组织,不构成侮辱罪。

  2.客观要件。本客观方面表现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侮辱他人的行为。

  (2)侮辱行为必须公然进行。

  (3)侮辱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人。特定的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数人,但必须是具体的,可以确认的。

  (4)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还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本罪。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目的。

诽谤与侮辱

  三、侮辱罪取保候审流程怎么走

  1.本人或家属及聘请的律师向办案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2.办案机关填写《呈请取保候审报告书》,经县市级公安机关批准;

  3.提出保证人或提交保证金,经办案机关审查;

  4.向被取保候审人宣布规定,交代事项,告知法律责任;

  5.将被取保候审人移交派出所执行;

  6.解除取保候审。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189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