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诈骗罪和职务侵占罪有哪些行为构成

2024-01-04 16: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诈骗罪的构成是一般主体故意以欺诈的方式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而职务侵占罪的构成是特殊主体故意使用职务便利,侵占本单位数额较大的财物,侵犯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一、诈骗罪和职务侵占罪有哪些行为构成

  诈骗罪行为的构成:

  1.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2.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成为本罪主体。

  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4.诈骗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职务侵占罪有以下行为构成:

  1.客体要件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要件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4.主观要件只能是主观故意。

  二、诈骗罪是否属于经济犯罪的一种形式

  诈骗一般情况下是属于的经济犯罪中的一种,经济犯罪的罪名很多所以处罚并不固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诈骗罪和职务侵占罪

  三、诈骗罪取保候审的期限

  找法网提醒您,取保候审的期限是十二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解除取保候审,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975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